其實海蟾尊的劇情我認為後半段寫得很殘念啊。
當然啦,主要的原因有可能是當時主打斷滅無幻的悲戀,還有洗白魔族的氛圍下,海蟾尊
最後自然「必須」變成一個壞到骨子裡的爛咖。只是如果單純地把他寫成一個爛咖,等於
也浪費掉早前對他的安排了。
他曾經不滿無幻對隱藏身分的斷滅青眼有加,卻對自己不屑一顧,也曾經在戰勝後對著已
不在席上的戰友們舉杯致意。假如他真是澤之厲,他無理由擁有這些言行。
再說厲族當時存在的目的是挑動聖(三教)魔兩方爭鬥兩敗俱傷,可是他在聖魔戰役的期
間的布局,反而是讓魔方快速滅亡,聖方的損傷相對輕微。如明巒實際掛掉的人員是副主
席,但……重要嗎?
所以雖然為人機掰,但他的作為最終卻導向有利於聖方的結果,如果他是厲族,應該會設
法把戰爭拖得更常,聖方死更多人再正式讓同族收割。加上他似乎真對戰友及無幻有情,
看起來應該真的是好人才對……
我心目中的海蟾尊結局應該是這樣的——
聖魔之戰終結後,正當海蟾尊為後續收拾魔方殘黨奔走時,意外驚覺明巒之主竟是隱藏已
久的厲族。發覺自己遭利用的他,暗中設計企圖來個反殺,卻在大計遂成之際遭到古瀟子
(或赤梧桐)的偷襲。直到此時他才發覺原來毒刃不僅懸在他上頭,也伏在身後。
負傷在先的他自然不敵山澤兩厲的聯手而戰死,如此可以保持他作為玉清界高人的等級。
由澤之厲化身古瀟子埋伏,一來同為玉清界之人,二來跟在海蟾尊身邊已久,之後要模仿
清微八陣劍也不是辦不到。
如果嫌機掰人死得不夠慘的話,還有下面幾種收尾:
1.眼神朦朧中,看見無幻與斷滅攜手背著他遠走,無論自己如何伸手呼喊卻始終追不上
……
2.觀眾雖然知道他被澤之厲取代,但戲中角色卻以為澤之厲一開始便扮演海蟾尊。宗巖祿
主一世英名,就此化為厲族的陰謀算計。
感覺以上的演法既可以讓海蟾尊以好人的身分死去,又能讓他死前被狠狠的婊上一頓大快
人心。只可惜當時的節奏跟篇幅,似乎不太可能這樣寫。
另外說到古瀟子,他的詩號是這麼念的:
古靈道境
幽冥歸心
瀟湘清流
太始歸一
他的詩第二四句,似乎是暗示四傑早已有人離世,即使如此,無論上天下地他們依然齊心
。第一三句則顯示四傑名字的格式。因此瀟湘清流另外兩位應該是靈湘子跟道清子,而這
兩人早在霹靂謎城時就是蒼請來的苦境道界幫手,只是官方一直沒有證實這件事。此外當
時的幫手還有個碧霞君,而憂患深當三教仲裁時,有個親信叫做紺霞君,兩人的名字似乎
是成對的。同樣,官方也沒說明這個巧合。不過從聖魔戰印開始編劇就引用了大量的舊元
素,因此這同樣有可能是官方特別留給戲迷發覺的彩蛋。
儘管上述所提全是沒啥用處的雜魚角色……但如果要二創或腦補的話,蒼很早以前就將魔
掌(?)伸向苦境道界導致人才殞落,或許也是轟掣天下時有些道門人士對他不太尊重的
原因之一。(道真:我們南北之爭與你無關。)(道玄:不幫湘君討公道就滾回道境吃老
米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