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布袋戲文化 三大理由吸引年輕族群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9-01-08 07:16:22
布袋戲文化 三大理由吸引年輕族群
2019年1月8日 上午5:30
【實習記者詹芳瑜報導】常常有人好奇問:「布袋戲不都是給老人看消遣時間的嗎?」其
實這是很大的迷思,一直以來,身邊的大學生愛好者、甚至更年輕的「道友」們不在少數
,台灣的電視布袋戲文化甚至風靡至中國及日韓動畫漫畫圈等,現在就跟著我一起探討,
肖年郎為什麼漸漸對布袋戲文化情有獨鍾吧!
一、劇情虛幻中貼近生活,時事入劇,立意深刻:
大多數人認為,布袋戲劇情平淡、集數又多,看上去與八點檔無異,也不可能有結局,事
實上現在的布袋戲劇集跟單元劇較為相似,每檔不同的劇集皆是能夠獨立出大主線的故事
,即使和之前的故事有所關聯,也不影響觀眾對於新劇集的理解,雖說故事發生在編劇架
構的虛幻世界中,探討的議題卻讓時下年輕族群非常有感,例如聆秋露與萬雪夜的同性愛
情戀歌,探討的是性別認同光譜等,太虛海境探討種性制度對於國家進步的戕害,玄武真
道探討宗教可敬同時亦可畏,能使人無知的力量,與台灣甚至是世界正在發生的各種議題
有十分相似的連結,編劇利用虛構出的大陸,道出最真實的世界,讓觀眾以更溫柔委婉的
方式接受生活這個世界的善惡兩面。
二、角色性格與既定印象衝突,使人記憶鮮明:
布袋戲在上一個世代延留下來的印象,不外乎是充滿豪氣的劍俠劇情,而如今傳奇劍豪也
不乏在江湖世界中輩出,只不過現下的劍俠,不再是以前那樣正氣凜然,從容赴義的形象
。他們有的患有人群恐懼症、有些談吐粗魯、有的好吃懶做、更有些健忘不拘禮節,與當
年的雲州大儒俠和清香白蓮文武雙全、溫文儒雅的形象大相逕庭。每個角色都有不完美的
地方,拉近了觀眾與角色的距離,甚至將有相同境遇的角色帶入成自己,更能投入劇情。
三、勇於嘗試新的傳播方式,突破傳統框架、文化保存與進步拿捏得宜:
電視布袋戲跨越多個領域,舉凡電影拍攝、漫畫發行、中文配音等等都有不同的嘗試,甚
至還有戲偶的角色直播。然而並沒有因此停止傳承布袋戲藝術性的傳統之美,例如口白、
詩號、唱招;武戲的槍劍氣架式,在操作上也漸漸克服大型木偶關節可動性低的限制,配
合分鏡和木偶製作技術,有相當大的進步。
如今更有著重在布袋戲偶造型製作的社團以及獨立布袋戲劇組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組成。
布袋戲文化還帶動了粉絲與日本同人插畫文化以及cosplay文化結合,以共生共榮的方式
在文化洪流下繼續傳承。
https://goo.gl/VBZxhP
作者: a72842182 (淨土之光)   2019-01-08 09:21:00
自我感覺良好
作者: leopika (李奧納多皮卡皮丘)   2019-01-08 09:33:00
我家長輩反而認為布袋戲是小孩子在看的
作者: tim521348 (freezecat)   2019-01-08 09:43:00
談吐粗魯嗯嗯大概知道是說誰XD
作者: pcpcpcpcpcpc (Rogi今年請加油)   2019-01-08 10:04:00
又要日誰魄門了嗎XD
作者: B9513208 (木偶人)   2019-01-08 10:07:00
父執輩都退坑了,還妄想年輕人新血
作者: arur82 (鬼斗)   2019-01-08 10:45:00
可以直接寫是幫誰推廣(銷),角色名字寫出來沒看過的人知道是誰劇情如何演出那真的要喊齊天壽甲了@@...
作者: Llingjing (冷劍塵)   2019-01-08 11:58:00
毫無感受XD
作者: waitan (微糖兒>////<)   2019-01-08 12:02:00
看布袋戲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那個台配中配
作者: dave01 (札西連琪)   2019-01-08 12:24:00
這笑話不錯
作者: DesignXD (Jude Law Jr.)   2019-01-08 14:28:00
三大笑話吧 現在只看臉不看內涵才對
作者: ke0119   2019-01-08 16:14:00
看文章內容,至少這記者是有看過戲的...但同人活動,應該是十幾年前比較活躍,現在十幾歲的年輕戲迷似乎沒有當年我們年輕時候多
作者: tindy (tindy)   2019-01-09 02:47:00
實習記者...那他自己就年輕人啊
作者: poetryhpsh (誰要去校院青年企劃師活뀩
認同第三點,以傳統文化來說霹靂的確嘗試了不少技術讓畫面呈現更精緻,至於配音開始多人台配也是不錯的起點
作者: Keney99 (Keney99)   2019-01-11 03:42:00
引汝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