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martin38 (CM)》之銘言:
: 標題: [Vic ] 三代開發日誌#21
: 時間: Fri Oct 29 01:40:32 2021
:
: → Comartin38: 覺得CK3的派系可能會朝這方向翻新 10/29 13:33
: → Comartin38: 強藩先提訴求,主君再擬定懲罰方案,兩邊互拉眾封臣, 10/29 13:35
: → Comartin38: 並隨情勢添加更多訴求,最終可能是大憲章的結果,也可能 10/29 13:36
: → Comartin38: 是薔薇戰爭的結局 10/29 13:36
簡單講一下構想,可能是宮廷政治或政體資料片的主軸,暫且命名為"權力賽局"系統.
第一階段
當主君(或攝政)要侵害封臣權利,或封臣要發起派系時,會進入三階段的權力賽局,
主君發起的權力賽局包括拔地/強制改宗/拉高義務/強徵稅金,
甚或逼迫上繳人質/進獻貢女等類型.
封臣發起的權力賽局則包含擁立/獨立/降王權/減輕義務,
甚至是些較特殊的目標,諸如爭奪攝政/擁護教宗對抗神羅皇/修改國法/支持異端等等.
在此階段中,被動的一方能設定因應的懲罰方式,
如主君面對擁立派系,能以沒收領土作為懲罰,
雙方的威望若充足,還能添加額外的索求項目/懲罰條件.
第二階段
進入該階段時,國內諸封臣便能選擇初步的立場,甚至包括中立,
隨王權高低,中立方的附庸會承受不同風險,
最低王權可能只是稍稍惹怒主君,主君平叛後無權懲罰,
最高王權之下,主君有權拘捕作壁上觀的封臣.
這階段是權力賽局最精采的部分,
不僅是因為雙方能花威望添加索求與懲罰項目,
也不僅因為雙方能用人情/亂開支票來拉攏公爵伯爵們,
而是諸封臣們的立場是能隨利益/局勢而變動的.
(更狠的作法是將實際立場蓋牌,等開戰時才掀牌,但P社引擎應該很難做到)
第三階段
進入這階段時,便啟動了最後通牒倒數,陣營與索求項目皆鎖定,
計時歸零時有可能爆發內戰,但也可能在歸零前有一方妥協,
正所謂投降輸一半,若選擇妥協,只會損失派系最初要求的項目,
退位的皇帝仍可能以小伯爵的身分苟活,
但若走向內戰,第二階段胡亂喊價的那些可怕懲罰便會落在敗方頭上,除非白和平.
以下舉個實例看看:
階段I
1.約克公爵發起派系,索討攝政蘭開斯特公爵的攝政權
2.蘭開斯特公爵以剝奪約克郡與里茲郡為懲罰方案
階段II
3.約克公爵花費威望,額外索討蘭開斯特公國法理中的大半領地
4.蘭開斯特公爵花費威望,以合法處死約克公為懲罰
5.約克公爵用蘭開斯特郡的戰後歸屬權為條件,拉攏格洛斯特公爵支持
6.約克公爵用1000金拉攏諾桑布蘭公爵支持
7.蘭開斯特公爵用未成年繼承人兼獨生女(兼美女&天才)的父系婚約,
將原本支持約克陣營的諾桑布蘭公爵挖角過來
8.經過一連串的拉攏與收買,雙方兵力比是約克25000 v.s. 蘭開斯特24000
(蘭開斯特10000
諾桑布蘭11000
其他 3000)
階段III
9.約克公爵發起最後通牒,攝政蘭開斯特公爵堅持開戰
10.表態中立的伯爵們未涉入內戰,不過當時的攝政權力(機制~=王權)是最頂級...
11.蘭開斯特軍戰勝,約克公爵領自動拔到只剩一塊爛地
12.蘭開斯特落實額外添加的懲罰,將約克公爵斬首示眾,取得威望與恐懼度獎勵
13.由於英格蘭王國攝政權力處於最高階段,內戰期間東南互保的伯爵們,遭到攝政公的嚴懲
14.在戰後一連串的支票兌現事件中,蘭開斯特公爵決定毀棄與諾桑布蘭公的婚約
15.因此怒火中燒的諾桑布蘭公爵,即將發起下一場的權力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