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要談的是往後東擴後,如何呈現不同於舊地圖的文化敵對機制,
簡單來說,在特殊的文化傳統影響下,東亞人(外加蒙古等北族)對宗教的敏感度不及於文化,
但對於接納度低的文化,會如西方人看待異教徒般,
以下是構想:
首先,原本遊戲中西方人看待異教徒,分成了迷途/敵對/邪惡三級,
對於迷途信者,會有-10觀感懲罰,迷途的省分,則給予-15忠誠度,但不會有更嚴重的影響,
對於敵對異教徒,觀感懲罰20,忠誠懲罰30,
且允許聖戰拔地,雙方在戰鬥時會打得更凶,不過仍允許通婚,
對於邪惡異教徒,觀感懲罰30,忠誠懲罰45,
除允許聖戰拔地,且戰鬥更為凶殘外,還禁止了跨國聯姻,
以上設定到了東亞可能變成:
1.在文化傳統影響下,包括亞伯拉罕信仰在內,都視為迷途,只吃好感懲罰,
例如,漢族正一道皇帝看待波斯阿什爾里蘇丹,只視之為迷途,不得聖戰,
不同於同樣信奉東方宗教的孟加拉上座部大君,視蘇丹為敵對,允許聖戰
2.文化接納度40-70%的異文化,視為"迷途",70-100%的異文化則如同"正信",
20-40%則屬"敵對",0-20%為"邪惡"
3.與宗教機制類似,"迷途"文化只有觀感及忠誠懲罰,
如果北方出身的皇帝搞不定與南方漢人的關係,接納度降至"迷途等級",
則他會招致南方臣子與省分的不滿,
甚至,如果文化作得更細,以天下十道為單位,
那某道出身的君主,得避免搞壞特定區域的接納度,才能穩固統治
4.面對接納度不及40的"敵對"文化,會開啟基於文化的"討伐"CB,
基本上可以當作東亞版的聖戰,差在看威望等級,有機會解鎖一生一次的王國級討伐戰爭,
以1066年為例,開局時大宋皇帝的文化視契丹為"敵對",只是有50年的互不侵犯協議,
一旦協議終止,就能發動討伐戰爭
5.若接納度不及20,關係就會惡化至"邪惡"狀態,
如1178年南宋皇帝的文化視女真為"邪惡",不僅觀感惡劣,還禁止了和親,
戰爭打起來也是格外凶殘
6.在東亞的文化傳統下,影響接納度的因子更為多元,
除了戰爭侵略外,不同文化臣子間的密謀惡鬥,也會使得文化間的關係惡化,
從而形成史實般的地域朋黨,
反之,週邊國家若進行親善與朝貢,則能大幅提升與天子文化間的接納度,
從而減少關係敵對,被天朝討伐的風險,
此外,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後,也可能在特殊的漢化機制影響下,改善或惡化對漢人的接納度
7.以上只是個人希望,但也不保證屆時東亞出來了,P社繼續用原本那套宗教與文化機制,
使得天朝一路對異教徒聖戰到中東,面對接納度低的"胡虜"卻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