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震撼的是這一段
"周延鵬觀察,包括日本在內,整個亞洲都不太能在智慧財產的訴訟上對抗美國,其實「裡
面有一個關鍵是,你(如果)有實務基礎,回頭來看躲在冷氣房裡專利律師寫的東西,是
不切實際的,你就可以挑毛病,這是我從郭董學到的。」
他說明,若有美商用製程專利告你,他不是先去看那件專利,「而是看原告律師有沒有在
工廠歷練過。假如沒有在工廠歷練過,好,我就玩死他,這是郭董教我的一個方式。」"
作專利這行可能實務歷練是不可或缺的...
「這是我從郭董身上學到的!」 已故前鴻海法務長周延鵬憶當年 這幾招讓國際大咖無
人敢挑戰鴻海
https://tinyurl.com/3yv587mn
劉煥彥/今周刊/2021-08-09 18:09
一手為鴻海(2317)建立起集團中央法務處、規模達400人法務大軍的前鴻海法務長周延
鵬,上周傳出因病過世,享年61歲。
2019年鴻海歡慶成立45周年,找來多位現任及前任高層主管,在鏡頭前暢談過去在鴻海奮
鬥的經驗、觀察或收穫,其中就包括鴻海轉投資公司、時任賽恩倍吉遠東科技顧問公司董
事長的周延鵬。
外界對鴻海崛起及創辦人郭台銘的印象,大致不脫治軍嚴明、「獨裁為公」,而且高度控
制成本、執行力強、反應迅速。
但周延鵬提到,郭台銘創業初期就對專利及法務有迴異於多數台灣企業的想法,郭董認為
做好專利管理不僅有利保護自己,在科技業層出不窮的跨國專利大戰中更可以轉守為攻,
甚至成為另一個收入來源。
周延鵬服務鴻海18年 一手建立400人法務大軍
「我剛進鴻海,他(郭董)第一天有個勞基法的問題,我拿六法全書進他辦公室回答他。
他說『你拿著六法全書,告訴我是第幾條。我買一本六法全書才220塊,為什麼要請你(
來上班)?你告訴我。』
「這個是改變我一輩子,我不該這樣子做律師。」
在鴻海45周年紀念影片中,周延鵬細數1980年代剛進鴻海時,從郭台銘身上得到的「震撼
教育」,而且在他服務鴻海18年期間,從郭董學到了其他幾個重要的法務及專利觀念。
第一,法務單位要做好專利及投資併購
根據鴻海官網的組織說明,在總公司內有六大中央管理單位,其中法務總處職司「本公司
法規遵循、合約審查、智慧財產權管理以及相關訴訟案件處理」。
但在鴻海創業初期,法務單位是在周延鵬手中從無到有,才逐漸壯大至400多人。
他回憶,當時郭台銘宣示,鴻海要成為亞洲最大的連接器及線纜公司,而郭董只給他兩個
任務,就是做好專利及投資併購,只是競爭者的每一家美國專利都有4000多件到6000件,
鴻海一件都沒有。
「(郭董)給了幾個原則,尤其是美國訴訟,就是郭三條嘛,第一要贏,第二要省錢,第
三要快。」
「聽到這樣的原則,事實上壓力很大,第一那時鴻海沒錢;第二,被告死了就沒有今天的
鴻海。」
鴻海的第一場國際專利硬仗,是1989年AMP(安普科技,後更名為TE Connectivity)控告
鴻海侵權,理由是鴻海出口到美國的連接器,上面用了一個金屬扣環。
根據2017年出版的《郭台銘霸業》書中所述,後來是鴻海將金屬扣環換成塑膠,才免於這
場官司,但郭董沒有這樣就止步,而是要求法務處把每家重要競爭對手的專利報告買回來
,投入人力下去分類及分析,找出對方專利的強項及弱點。
終於,到了1993年,鴻海反守為攻,控告安普科技違反我國公平交易法。
「第一仗跟AMP打贏了,(郭董)開始給我更多資源,所以在短短不到15年,鴻海中央法
務處就從我一個人,到全球400多人。這在亞洲來講、甚至美國,都是很大型的律師事務
所。」
第二,「律師也要下去工廠做黑手」
「剛進鴻海沒多久,我辦公室跟他(郭董)同一層樓,辦公室就在他旁邊。他只要看到我
在自己位子上,一定會說『你在這邊幹什麼?你給我去工廠,去跟那些工程師混得很熟。
因為你未來要打仗是在外面,但你不了解產品、不了解製造,沒辦法跟競爭者玩。』」
在郭台銘安排下,周延鵬不僅深入了解產線,並有專人幫他教授機械、電子、電鍍材料等
專業知識,大大充實了他對於生產實務的了解。
第三,憑藉工廠實務經驗,打贏美國專利訴訟
周延鵬觀察,包括日本在內,整個亞洲都不太能在智慧財產的訴訟上對抗美國,其實「裡
面有一個關鍵是,你(如果)有實務基礎,回頭來看躲在冷氣房裡專利律師寫的東西,是
不切實際的,你就可以挑毛病,這是我從郭董學到的。」
他說明,若有美商用製程專利告你,他不是先去看那件專利,「而是看原告律師有沒有在
工廠歷練過。假如沒有在工廠歷練過,好,我就玩死他,這是郭董教我的一個方式。」
郭台銘認為,「你在工廠待過,你知道製程的東西,是可以瞬間不一樣的。你沒有在現場
幾年歷練,是不可能看穿專利背後的(道理)」。
周延鵬引述郭董的話說,對於會讀書的人而言,這些道理「就變成死讀書、讀死書,到最
後是讀書死」。
國外大企業把專利訴訟當生意 鴻海學起來培養法務新人
周延鵬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虎與狐的智慧力」一書中指出,國外大公司已將專利訴訟視
為一種生意,甚至訂出每年要告多少家公司、追討多少賠償金額的目標,這後來也成為他
主掌鴻海中央法務處後,訓練新人的策略。
「那時我創造一個機制,所有新招募的新人(剛進來)不是寫專利,一個任務是一個月要
去無效競爭對手四件的專利。這個訓練很重要,你沒有打過仗,你不會變成士兵,競爭者
那時受不了的。」
「這個策略是郭董教我的,他說『周延鵬,你花時間帶著人,你跟競爭者玩,競爭者的老
闆就沒時間做生意,然後我去做生意。』」
在郭董指導、周延鵬建立的法務大軍助攻下,鴻海營收從1991年股票上市時的23億台幣,
到了2002年周延鵬離開時已飆升107倍至2578億台幣,去年更衝上5.36兆台幣。
太多歐美企業利用不對稱優勢 以專利戰把亞洲企業當提款機
去年3月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到,他從業期間看多了美國、歐洲企業把亞洲企業當
成提款機,認為企業若身陷專利戰泥淖裡,首先得了解「大部分企業提出的專利組合中,
高品質與高價值專利,大概平均只占其中的3~5%。」
1960年後,歐美企業善用專利商戰手法,打得亞洲企業遍體鱗傷。周延鵬希望亞洲企業能
少吃點虧,進而打造出AI分析工具,讓「專利戰這種不對稱的吃人世界」,能因為企業善
用AI工具戛然而止,真正邁向公平、合理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