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姊台語】電銲工巧手 獸骨創意拼接
你知道嗎?生活中吃完所剩的魚骨、雞骨、青蛙骨、火雞骨也能拼湊成造型模型!住在屏
東東港的53歲電銲工王選雄,國中期間在一次吃飯時,父親將吃完所剩魚骨製作成一隻白
鷺鷥,從此開啟了他創作之路。從以前至今作品玲瑯滿目,已超過50件以上,作品有中國
龍、噴火龍、龍、鳳、孔雀、黑面琵鷺、雞、恐龍、怪獸、摩托車、白鷺鷥、蝴蝶、龍船
,還在2014年「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辦的台灣工藝競賽,以噴火龍造型榮獲「
傳統工藝組」入選的好成績。
王選雄從國中學習魚骨創作至今已將近40年,從以前國中開始就有創作,後來退伍後繼續
創作,但因從事電銲工作,較沒時間蒐集魚骨及創作,直到約3年前在家中照顧母親,才
開始有較多時間繼續蒐集魚骨並持續創作。
說到王選雄對魚骨蒐集有多熱愛,他說,以前年輕曾當過約3年的近海漁船船員,工作期
間熱愛蒐集各式魚骨,跑船回來大家都想洗澡休息,他則專注窩在水龍頭邊開始清洗他蒐
集的魚骨。在蒐集、作品開發摸索時,發現各式各樣不同種類骨頭,意外驚奇竟然能有這
麼多種不同變化,感到大自然真奇妙,也開了眼界。
王選雄表示,透過東港在地資源,會到漁港,或認識船隻漁民那撿拾魚骨帶回清洗收藏。
而在這些創作中,主要使用約30種以上不同類型的魚骨來創作,再因創造各部位所需增添
雞骨、青蛙骨,以及火雞骨。而主要挑選小型魚類骨頭蒐集創作,因許多部份需要利用較
細小的骨頭,大型魚類則較不適合,只能用來當大型模型利用。與父親不太相同的是,以
前父親所作的白鷺鷥,透過魚骨間卡榫縫隙巧妙結合,並利用魚骨膠質,乾掉並黏著固定
,無需快乾;而因自己所作模型有些較為大型,且要擺放展覽,必須快乾黏著才不會一碰
就散掉。
王選雄指,這興趣會持續不斷地創作下去,並持續去比賽增加其工藝能見度。但感嘆說到
,父親那年代,許多長輩都會這項工藝,但到他這一輩這項工藝僅只有少數人會,到現在
年輕人可能已經沒人會了。也因手工創作難以維持生計,可能僅只能當作興趣,但如果有
人願意學習,他非常樂意教導,否則這項工藝可能僅到他這一輩了。(李易親/屏東報導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1014/12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