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角度來看都確實是繼承Limbo風格的作品。
主角從Limbo的幼稚園小朋友,變成小學生男孩,
體力也好上許多,除了跑跳攀爬能力堪比2D時代的波斯王子,
也總算不是遇水則死—這次會游泳了。
黑白色調的美術效果更加精進,也更多利用3D畫面景深的表現手法,
整體而言美術、畫面都比Limbo要更上一層樓。
與Limbo一樣幾乎沒有音樂,但適時加上一些音效與小男孩若有似無的緊張喘息聲,
恐怖感只怕更勝Limbo,玩起來情緒其實一直有些緊繃。
動作、謎題的設計我覺得比起Limbo顯得比較合理,操作上的要求也不那麼刁難。
卡住的地方多幾次試誤基本上都沒問題,解決以後也頗有成就感,
難度算是比Limbo稍低。
劇情跟Limbo一樣十分隱晦,但是說故事的方式更成熟,解讀的空間也更廣闊,
這也是INSIDE的經典所在。
從超級老馬開啟平台動作遊戲的類型以來,
三十年來,我還真沒有見過有人能在Platform ACT這種形式,
把故事表現手法與遊戲內容結合得那麼好—即使他追根究柢就是個跑跳ACT啊!
雖然是個精練的短時數遊戲,但我認為它真正達到,電玩作為第九藝術的高度,
比之Valve用FPS敘事所作到的成就(Portal 2)有過之而無不及。
或是比起有著神來一筆創意,也常被玩家推崇為藝術品等級的風之旅人,
我也認為,INSIDE在這種已經極度成熟的遊戲形式上,竟還能有所突破創新,
更顯得難能可貴。
總之是個不容錯過的遊戲,這遊戲沒有任何文字或對白需要中文化,
現在想玩去美帳買就好。
然後要小心不要先被捏到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