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隔壁棚任天堂在GBA上發售了《超級瑪利歐 耀西島》
這次我們要操控的不再是那位擅長跳躍的水管工人,反過來說,玩家更像是扮演必須時刻呵護他,生怕他受到一點傷害的耀西
但過程上總不會這麼輕鬆
因為瑪利歐會負責用哭聲來使玩家感到煩躁,進而體會家長的偉大(借低分少年大的話XD)
在漫長的遊戲發展史中,養成類的遊戲始終不算少
歌頌父母偉大或是實際要在遊戲中幫別人養女兒的遊戲也大有...遊戲在
但我認為真正將「養育孩子」這四個字詮釋得最到位的遊戲
是我今天要分享的這款遊戲
《我的家族》(ぼくらのかぞく)是由Millennium Kitchen製作,並由Sony於2005年發售在PS2上的文字類模擬遊戲
此製作團隊也製作了小有名氣的輕鬆小品類遊戲《我的暑假》
https://i.imgur.com/PDctxdM.jpg
本作中也基本上沿用了《暑假》中的人物建模以及音效、動畫團隊
對於配樂及背景絲毫不馬虎
在遊玩過程中基本上也是輕鬆、愉快的
https://i.imgur.com/eFSLsjJ.jpg
在本作中玩家扮演一對伴侶
他們在第一個小孩誕生後開始寫日記,在往後三十年
他們每年都拍攝全家福,紀錄全家人的成長
尤其是孩子們從成長,一直到成家,再延續到下個世代
這個過程可以說是涵蓋整個遊戲的核心
https://i.imgur.com/hLQhNdx.jpg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選擇3、4、6個小孩的劇本
每一位小孩的學力成長,進學出路,乃至於一些隨機事件都是不一樣的
https://i.imgur.com/bHrK8G6.jpg
https://i.imgur.com/Y8xQ9hj.jpg
小孩的個性分為性格(內向、外向)精神(純真、成熟)愛心(無情、世故)氣力以及體力
可以看到上面圖片不同的小孩在性格各項的冷熱區也有所不同
當小孩的狀態處在深藍區更多時,在學力提升方面會更顯著,反之亦然
且如果小孩的愛心處於低點,或是體力長期欠佳的話也真的會有成為流氓,或是體弱多病常常跑醫院的隨機事件發生
https://i.imgur.com/yDiej1X.jpg
壞小孩就長這個樣子
而玩家所扮演的家長就可以在一定限度內影響小孩的性格
經由四季交替間的「家庭出遊」或幼稚園入學等必須給孩子挑一本書
來讓孩子增加氣力、變得內向、喜愛打扮...etc
https://i.imgur.com/ZXkXmzr.jpg
在升學部份
因為在遊戲中的某些學校設置了學力的基本門檻
如果沒有達到是真的無法入學的
通常在前一年就會先讓玩家確認有哪些學校可選,需要的門檻是多少
然後再做最後選擇
但像是日本的大學因為必須填志願校然後個別報考
因此在前面沒選的學校後面就不能選
而前面選的學校若是學力不到考不上就只能重考或是直接就業
在這方面倒是意外的真實
更貼近現實的是
在遊戲中有間大學是必須要求學力素質極高才能夠報考的
而在正常情況下即便是求學的每個階段都請家庭教師
用挑書的方法把小孩的興趣調到「學習」
並且頻繁的用家庭出遊的方式來避免小孩學壞或是身體差
可能都達不到入學門檻
https://i.imgur.com/eIzXDri.jpg
必須在高中畢業後再蹲重考班才可能考上
但遊戲內的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
這麼一來即便真的考上了也犧牲了其他小孩的升學權
使他們只能往不用花錢的學校進學或直接就業
這點在6個小孩的劇本中更容易發生
像極了早年在長子期待較深或重男輕女下的社會現象
怎麼運用手上有限的資源
是要平等對待各個小孩還是集希望於一身
都是玩家可以去操控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遊戲除了真實以外,還帶點自由度
雖然說本作因為基本玩法雷同
在遊玩時間長後的確很容易感到膩
但與這個製作團隊其他的遊戲一樣
它做為一個放鬆的小品,讓玩家有機會能夠真正體驗到
當家長的辛苦,還有看見小孩成長的種種感受
還是一個很有自己獨特性的作品
https://i.imgur.com/OAaeP7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