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幼兒園老師,也是一位媽媽,
這幾年來身邊的好友陸續結婚生小孩,
常會跟我聊一些教養孩子的話題。
因此寫了一些討論關於孩子上學與教養的文章。
這一篇關於幼兒園的性教育,
覺得重要,所以頗想跟除了身邊朋友之外的更多人分享。
blog連結
https://tintinchou.pixnet.net/blog/post/226606592
———————————————————————————
給親愛的妳,
看到標題的妳,請不要訝異,請不要過度驚慌,
但也千萬不要以為我是在開玩笑。
是的,沒錯,今天我想和妳聊的是關於我在幼兒園裡所進行的性教育。
我在這裡說的性教育包含了:
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學習怎麼保護自己的身體,
還有性別與性向的覺察討論,
乃至於學習理解與尊重與自己不同性別性向的他人。
在幼兒園,我們與孩子共同探究整個生活小宇宙的統整性課程中,
老師常常不傾向直接告訴孩子事物的名稱,
而是透過觀察、探索、從特徵自由命名,再到找尋資料的過程,
更深入地去認識我們想要知道的萬事萬物。
然而,每回接新生班,我總會在第一個學期,
就找機會和孩子們討論自己的身體,並且特別慎重介紹性器官與泌尿器官。
通常我會在白板上仔細畫出生理性別不同的兩個身體,
然後告訴孩子,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樣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
而我們用來上廁所,還有長大以後用來生小孩的器官,則有可能和別人不一樣。
這兩種不一樣的身體,分成男生的身體和女生的身體。
男生身體的私密處有兩個洞,一個洞長在陰莖上,用來尿尿,以後也會用來生小孩;另一
個洞是肛門,用來大便。
女生身體的私密處有三個洞,第一個是用來尿尿,第二個是以後用來生小孩的洞,寶寶就
是從這個洞出來;第三個洞是肛門,跟男生一樣,這個洞用來大便。
接著,再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討論為什麼要特別保護私密處的器官。
幼兒園中大班一直到低年級的孩子,
常喜歡把排泄物甚至是雞雞、ㄋㄟㄋㄟ神神秘秘的掛在嘴上,然後一起哄堂大笑,有時候
還拿這些開同伴玩笑,引起其他孩子的不愉快。
而我也發現,經過老師正式的和孩子討論身體、說明器官的名稱和作用之後,
當孩子明白這就是身體的一部分,並不是什麼不好意思的事情。
這樣的口語玩笑通常就會變得更少,就好像,你不會因為別人指著你的耳朵說:「噢!耳
朵!」而覺得生氣或是好笑。
然而,性器官與泌尿器官畢竟不是一般的器官,
因此,和孩子們討論「身體的界線」,就會是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網路上有幼教老師分享一份很棒的學習單,學習單上有兩個身體,一男一女,
老師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們說說看,對於其他人觸碰自己的身體的感受,
然後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塗上綠、黃、紅三個顏色。
綠色代表經過你的同意,別人可以觸碰你的部位;
黃色代表,只有很親近的人可以觸碰的區域,當然也必須經過你的同意;
而紅色,是所有人都不可以任意觸碰的部分。
經過討論分享,孩子通常能夠明白,
只要有任何人的觸碰讓自己不舒服,就應該要說出來,不管這個人是誰,你都要相信自己
的感覺沒有錯。
孩子到了幼兒園的年齡,其實一般來說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性格與偏好的雛型,
每一個孩子都不同,
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歡當公主,也有愛玩娃娃喜歡夢幻色彩的小男生。
也有家長擔心地問過我:「這樣好嗎?」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熱切地告訴孩子的爸爸媽媽,
擁有特別性格喜好的孩子,好值得我們更加用心珍惜保護他們的與眾不同。
雖然回到我們的班級中,不管是在課程中的分享討論或是日常的對話,
孩子們都已經習慣,這些特別不特別、同與不同,
都是應該被好好珍惜對待、自己也要自信喜歡的特質。
親愛的妳,謝謝妳今天聽我說了這麼多,
因為大多數時候,我真的覺得,這些事情,如果幼兒園不教,如果以後再教,
真的就來不及,真的就太晚了。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宇宙賜予的珍貴禮物,都是一個特別的小天使,
每一年、每一次,當我和孩子討論著這些話題時,
都真誠的希望,在這裡坐著的每一個雙眼澄澈的孩子,
都可以帶著此刻的樂觀、安心以及溫暖,
保有每一個人自己特別而珍貴的特質,也保有看待世界的柔軟開放,
好好的長大,好好的發揮自己獨特的長才,實踐夢想,
或者,至少,好好活著,平凡而快樂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