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的文章是作者提供輔導上的經驗,
對於想修復關係或需要重新建立關係的大人和小孩們是更為適合。
———————————————————
當孩子在不合作、不遵守規則、對抗、挑釁時,該怎麼辦? (一)
我們常會認為,要先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
才有辦法給他「對症下藥」的回應和處置。
其實,這三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先後順序。
事實上,即使你不確定他的行為代表什麼,你也有辦法可以做出不錯的回應。
相反地,你認為你早已掌握他行為背後的意義,
但你做出的回應,孩子可能還是不埋單。
為什麼會如此?讓我們從三個部分來討論:
孩子的外在行為、孩子的內在動機、大人如何回應。
孩子的外在行為。
「不合作、不遵守規則、對抗、挑釁….」這些都是我們用來描述外在行為的用語。
但仔細看看,這些詞已經帶有我們的價值判斷。
孩子的內在動機。阿德勒學派大師Dreikurs曾提到四種孩子的不當行為目的:
1. 獲得注意
2. 尋求權力
3. 尋求報復
4. 表現無能(無力感、絕望感)
如果我們判斷孩子是在「尋求注意」,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那我要刻意忽視他」。
你假裝沒看見他的奇怪舉止,他看到你沒看見他,
他的行為變得更加誇張,開始加上噪音…。
如果我們判斷孩子是在「挑戰規則」或「爭取權力」。
「那我就更堅持到底,不讓他得寸盡尺,軟土深掘」,
於是我們堅守規則,孩子卻越加憤怒…
這裡的重點不是要我們完全捨棄判斷,而是要留意:
1. 我們的判斷帶給我們自己哪些負面的情緒?
2. 我們因著這些負面情緒,會如何影響我們做出回應?
如果我們解讀孩子的「尋求注意」,
可能是「在團體裡,他有害怕不被大人看見的恐懼」。
當我們這樣的想的同時,我們的回應必定不是只有「刻意忽視」而已。
因為你知道,你的忽視,無法幫助他緩解他的恐懼。
一個不帶價值判斷的行為描述可能像這樣:
「我看到(或聽到)孩子的一些行為和反應,我猜他是.… 我感覺到我自己….」
這裡不用「讓」這個字。
我們習慣講「他讓我覺得」這其實也帶了預設判斷。
這樣的中性行為描述,是在提醒我們:
「我們的情緒反應,是來自於我們的價值觀跟我們如何判斷孩子的行為。」
同樣的行為,不同的大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判斷,產生不同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了解」和「行為動機判斷」,可能並不是真的。
而且,某些情況下,你可能永遠都無法確認哪個是才是「真的」、「正確的」。
(如果你很執著在這點,又無法相信孩子或其他人跟你講的任何「證據」的話…)
如果上述討論的三個部分一定要分個優先的話,我傾向是這樣的:
大人如何回應 > 孩子的內在動機 > 孩子的外在行為判斷
我們還是有辦法在不太確定孩子行為背後意義的情況下,做出不錯的回應,
關鍵在於「孩子的安全感」及「大人的安全感」。
這個留到下一篇再說。
———————————————————
屬於代po文章,如有不合適懇請告知,謝謝您。
如果要分享,可以直接從FB連結分享,會比較方便。
文章臉書來源 https://reurl.cc/l8x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