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的文章是作者提供輔導上的經驗,
對於想修復關係或需要重新建立關係的大人和小孩們是更為適合。
———————————————————
當孩子在不合作、不遵守規則、對抗、挑釁時,該怎麼辦? (二)
如何在不太確定孩子行為背後動機的情況下,做出不錯的回應:
1. 相信孩子負面情緒的背後,是來源自於他的不安全感,不見得是要針對你
2. 我們的規則還是要讓他遵守,只是讓他不會有被否定、被指責、被排除在外的感覺
3. 讓他有機會以他的步調、在他的空間裡,面對自己的情緒
4. 給他機會,讓他知道我(們)一直在乎他,歡迎他回來
在一一解釋上述原則之前,有兩個部分需要先解答:
一、 究竟我們要不要讓他覺察他行為背後的原因?
我會建議,這要看當時的氣氛,以及你和他之間的關係,
而決定「要不要說」、以及「怎麼說」。
馬上讓他知道他行為背後的原因,不見得好。
當然,中遠程目標來講,如果他能覺察自己的行為,
他就會減少自動化出現這些行為,甚至在行為之前會多想一想,這更能幫助他的成長。
但,人類是有「防衛機轉」的。有時候你當眾把他戳破了,他會更惱羞成怒。
或是,他根本未能注意到自己潛意識的那一面,
你說破了嘴,他還是不會承認(或是不懂)。
記得,我們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
「讓他有機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並且適應當下這個情境」
他適應了,他安全感提昇了,
即使他還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原因,他也會減少自動化出現這些行為。
因為他感到安全,他不再焦慮恐懼,
也就不需要自動化連結負面情緒及相關不適切的行為
(這些是他過去自動化的刺激反應連結)。
等到他對你有更大的信任,對於在你面前談論他自己的行為沒那麼焦慮了
(因為他知道你不會否定他、取笑他),
就是他準備好可以聽你指出他行為背後動機的時刻。
他不需要正襟危坐地說:「我準備好了」,
你只要感覺他的安全感已經足夠,你就可以嘗試讓他知道。
這不一定需要很長的關係建立時間,
有些孩子很重視面子,你能夠私下關心他、找他聊,也許他就願意談了。
二、 我們不是完全放棄對他行為內在動機的判斷。
如果我們了解他的行為動機,這對於形成後續的輔導(教養)策略,是很有幫助的。
只是,行為動機的假設是一直在過程中反覆形成跟修正的,
並非是在我們做出回應之前,就非得要有個「絕對正確」的假設。
而上述四個回應的原則,是大抵上適用的。
在我們依照原則做出回應和處置的同時,
孩子接下來的反應就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訊息(用觀察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問),
幫助我們形成更靠近他內在的假設。
關於四個回應原則的詳細說明,我留到下一篇再說。
———————————————————
屬於代po文章,如有不合適懇請告知,謝謝您。
如果要分享,可以直接從FB連結分享,會比較方便。
文章臉書來源 https://reurl.cc/31rY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