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boxun.com/hero/201305/minganjingweilu/7_1.shtml
李敖走了,在春天裏
文/紅雲
李敖走了,在春天裏。活著特立獨行,離去也獨行特立,他選擇春天,趕在清明前匆
匆離去,在人們唱著“把我埋在春天裏”的歌聲中,他率先享受了美好。一九三五年四月
二十五日至二零一三年四月一日,終年七十八歲。這位繼魯迅之後,在我的腦海留下最深
印像的文學狂人在春天裏走的那麽灑脫!報道說“他孤獨的走了”,乍聽帶點淒淒然的味
道,我以爲這是不瞭解他的人強加給他的“孤獨”。以李敖的認識事物的角度和深度看,
無論是活著還是離去,他都不會孤獨,他的思想光輝都會吸引生靈與他同在,更何況在百
花盛開的季節,他肯定不是孤獨的行者。試想,一個把坐監當享受的人,“孤獨”於他不
過是自主選擇的生存方式,李敖生不懼權勢死當無懼鬼神,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獄,他都不
會寂寞。
李敖走了,人們可以從他的等身之作裏尋找他的音容笑貌,那犀利而幽默的文字時刻
煥發勃勃生機。他敢言敢行,且不與人同。且看他臨關進囚籠跟情人告別學一聲“咕咕”
雞叫是怎樣的一個臨危不懼而又無限憐愛情人的境界,這樣的李敖,他一定不會離去甚遠
!他定會在不遠處注視人間,關懷著他愛戀的女子,分享她們的快樂。愛女人,確切的說
,愛他敬慕的女人是李敖一大特點,他對男女情感的態度使得他的夫人無法接受,最終走
向分離。誰也想象不到,他與夫人離婚時,向夫人索要精神損失費,想必他的夫人氣暈的
同時也能認識到恰是這種頑童心理讓李敖顯得單純可愛,與衆不同,這也是多情才子李敖
的一大特舉。
儘管李敖喜歡戀愛,至老不改,可他敢愛敢恨敢擔當,不藏不捏不做作不欺騙,多情
卻不濫情,典型的男人的愛情觀昭然,如其說他喜歡戀愛,不如說他敢於表達“喜歡”更
符合他的情感態度。在他離去的時刻,給予他“愛情英雄桂冠”,他一定會含笑九泉。他
活一生愛一生直至蓋棺定論,曾被他愛恨揉搓的夫人胡茵夢一定能認識到這一點,在得知
李敖去世的消息,該原諒他的一切“頑劣”行爲了吧?癡情才女遇上多情才子,他們的婚
姻走到終點,錯對天知道。
李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人覺得沒有任何東西能擊垮他。從他身上,可以感覺到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有不同的使命,做完自己該做的,誰都抗拒不了上帝的召喚。不同
的是,有的人走了,人們可以在記憶裏觸摸到他的心跳,産生思想的共鳴,見名如見人,
感到無比溫暖;有的人走了徒留名字元號讓人切齒痛恨;人去留名,雁去留聲,無論是轟
轟烈烈,還是遺臭萬年,能被人記住而被稱道的人一定是有大本事的人。李敖是個有爭議
的人物,人們記住他的同時,必綁定一些自主評判意識,尊敬亦或鄙視,全在對待公平公
理的客觀認識和人性本質的思想認識的不同。
李敖走了,他“嬉笑怒駡皆文章,老夫聊發少年狂”的不朽生命力在他的著作裏栩栩
如生。永遠自信滿滿的他,細胞裏沒有“畏懼”二字。他活到老愛到老鬥到老。他把愛情
視爲生命不可缺的力量,把與蔣介石及一切不公現象作鬥爭視爲義不容辭的責任,堅強的
樹立起不畏邪惡,敢於挑戰權威的決心。事實上,得道多助,李敖是個贏家。
前年見到一位把金剛經文改念成愛情經文的男士,由此看出男人情感裏愛情情懷是相
通的,執著於情,愛情經就是金剛經。與愛國愛民的情懷並重,且終身爲之奮鬥,這就叫
重情重義,是令人尊敬的!
李敖的書我實在讀的不多,《北京法源寺》和《陽明山上》算是我最熟悉的文章,從
這兩篇文裏我瞭解了李敖。在中國人精神缺乏、人人自顧自的時代,他的特立獨行的風格
無異于英雄獨行于世。他讀史研今,融入社會,專攻弊端,跟國民黨政府打了一輩子官司
且一打就贏,針砭大陸貪腐現象一針見血。他的孤獨在於他思想上的超然,對人情世故的
練達。《北京法源寺》我讀出了他愛國愛民,敬贊改革人士,支援民主改革的精神;〈陽
明山上〉這部小說言人們不敢言,做人們不敢做的事,把愛情提煉到爐火純青的高度。他
的孤獨就來自這種對人情義理追求的高度。他通過《陽明山上》這部小說,表達了自己的
心聲,贏得了人們共鳴。因此,無論他存世的孤獨還是離去的孤獨絕不淒然,對於他的敢
言敢行的精神,他獲得了很多桂冠,如狂人李敖,才子李敖,色鬼李敖,管他呢,他真實
的活了一世,人們把他埋在了春天裏,這足夠了。
李敖走了,帶走人們對他的思念,留下充滿精神和智慧的文字激勵人們勇敢、快樂的
生活。讀李敖,得到這樣的啓發,也足夠了。
(2013/05/30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