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關於如何選擇精神科康復之家

作者: fatpooh (i live in 100 aker wood)   2016-02-20 21:17:23
身為精神科專業人員,長期照顧門診及住院病人,經常會遇到病人和家屬
想選擇適當的康復之家居住,但因每個康家的條件及環境不一樣,所以如何挑選
適合的康家,經常是我和病人家屬討論的重點。在這裡做一些經驗分享,希望
可以拋磚引玉,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我就先從人數、環境及性質來說。
(1)人數:
基本上,大約以49人作為分界,49人以下為小型康家,50人以上為中大型康家。
因為政策上的轉變,現在基本上100床以上的康家已經很少了,衛服部比較鼓勵
49床以下的小型康家設立,why?
因為康家基本上是回到社會的中繼站,中大型康家比較難脫離醫院
機構化的巢臼;而小型康家比較能夠營造一個溫馨家庭的感覺。所以基本上,我比
較會建議選擇小型康家,基本上北部的小型康家較多,而中南部的小型康家比例較
低,須小心慎選。個人接觸過一些大型康家的從業人員,確實是比較機構化的思維,
會這樣是因為要照顧的人數太多,機構化的管理較為有效方便,但如此做對於病人
個別化的照顧會較無法兼顧。
(2)環境:
分為內部及外部來說明
內部環境:
1.是否乾淨整潔?
2.空間大小
基本上衛服部規定康家的住民,一人至少要有十平方公尺的使用空間,在空間的
應用上基本上當然能夠寬敞舒適為優,而且最好有戶外的活動空間。
3.衛浴設備
這點主要是看是否為套房?大部分的康家基本上是雅房,也就是浴室廁所和房間是分
開的,使用上較為不便。因此選擇上希望能有套房為佳。
外部環境:
希望能夠清幽為主,畢竟大部分的病友都怕吵,需要安靜的環境來休養,這樣的康家
大部分是在郊區或鄉下。當然有部份的病友希望能夠有好的生活機能,這樣就會優先
考慮在市區的康家。
(3)性質:
這裡主要指的是是否為醫院附設,北部的大多為私人康家,而中南部的康家,
醫院附設的比例較高。基本人我比較會建議選擇私人康家,也就是非醫院附設的康家。
因為醫院附設的康家,裡面的工作人員大多是醫院的人來輪調,所以在管理上還是以
機構化的思維為主,康家也經常被視為慢性病房的延伸。但康家的目的就是希望病人
可以脫離機構,適應社會,在這點上,小型私人康家做得較為成功,和社區的連結也
較為緊密。
目前只想到上述幾點,之後有機會再補充。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也可以站內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