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王立柔「離開這條路」

作者: kakakaka (卡四)   2014-06-08 07:03:58
https://www.facebook.com/irosarian/posts/768565026497668
王立柔
5小時
「離開這條路」 1030607 Sat.
前幾天看到台大新聞E論壇重出江湖募款,受到熱烈響應,也引發很多圈內圈外的討論,
其實感觸很多。老實說,心裡有一些事情一直很痛苦,也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痛苦
的了,今晚有種再不說就會爆掉的感受,但也不曉得能不能透過接下來的文字表達完。若
要圈出一個主題,簡言之,大概就是在這個環境裡一路累積的困惑,憤怒,無解,自責,
悲哀,罪惡感和無力吧,它們也不是一口氣被召喚出來,318運動只是伏筆,更令人不忍
卒睹的是北捷案,然後是彎彎的新聞潮。
318運動期間,最深刻的心得就是,大眾對媒體已經「不信任」了,那種不信任並不僅外
顯在那些貼在SNG車上的便條紙、湊在鏡頭後面露出的「快轉台」看板,而普遍發生在整
個與媒體互動的過程。對我來說,從一個與社運團體算是維持友好關係的媒體,轉換到一
個我不知道也不覺得有必要去定義,但許多人對我們不看好也不友善的媒體,儘管我還是
我,這兩家媒體的編採機制也一樣自由,中間卻有很複雜的感想。
當然,群眾對於媒體的態度也跟掌握的資源有關,以前遇過的許多團體,有人訪就很高興
,因為實在太少人關注了,但318運動在那段期間,每天都是最大新聞,從一開始就注定
不缺曝光,不怕你不報,就自然有那個籌碼去揀選和審視媒體素質。其實我覺得這是好事
,因為在過去,媒體審視受訪者的聲音,往往比受訪者審視媒體的聲音大,儘管我一開始
還是不太習慣那種被防備,甚至無緣無故被路人斥責一頓說「你們這些媒體……」的感覺
,很快也領悟到,這才是正常的原型,大眾本來就沒有理由信任媒體,媒體的存在應是主
動去爭取信任和尊敬,我覺得應該想想,我們平常到底做了什麼,讓他們這麼討厭我們?
但當整個環境不斷、不斷這麼明顯地在昭示這些危機,媒體和閱聽眾卻很難合作,突破這
個困境,媒體之間就更不必說了,根本就沒有一個共同努力的願景,遑論合作,就算一家
媒體認真想批判另一家媒體,也只會被當成找碴,而看在閱聽眾眼裡,頂多被當成狗咬狗
的樂趣來欣賞。
此外,閱聽眾對媒體的批判是好事,但批判不一定都是嚴肅並合理的,除了常把「媒體」
想像成鐵板一塊,有時候識讀能力也沒好到可以不發生誤會,或者用一些很奇怪的標籤去
斷定一個記者的整半生,例如「他以前待過中時」。回到所謂「鐵板一塊」的問題,我認
同身在一家媒體,在外消費的是該家媒體建立起來的聲望,就無可避免把好與壞的部分都
擔起,不可能只在要別人相信你的時候,風風光光端出一面大招牌,在外行事方便,出了
事就切割得乾乾淨淨。就像對於沒什麼經驗的我來說,從開始使用現在這塊招牌後,就很
深刻體會到,我接下的是建立起這塊招牌的、那些資深媒體人的威望包袱,他們越有名,
別人就越希望他們墜落,所以儘管我不夠資格成為一面標靶,有時仍感受到不懷好意,感
受到許多人或同業其實巴不得等你仆跌,看你笑話。
這裡也就衍生出「個人品牌」的問題,其實在許多編採工作不完全自由的媒體裡,許多記
者仍努力爭取空間,就好像柏林圍牆判例,談到一個人面對國家唆使的暴力時,至少可以
把槍口抬高一厘米,我知道很多新聞工作者就是這樣,在所屬媒體唆使的暴力或不合理的
任務中,爭取最大值的空間,或熬著,做的十條新聞裡面或許就有一條可以讓他滿足自己
期待的標準。
可惜要讓大多數人明白這點,非常困難,一個閱聽人要能辨識出「個人品牌」,也需要對
媒體長期關注和觀察,而一些被嫌不夠燦爛、但也沒有害處的報導背後,誰又能夠猜想,
記者是否為了守住一些什麼就犧牲多少?大多數讚美或批評都像泡沫一樣,剩下的只有即
時的制裁,但後續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啊,當現場有人昏倒,攝影記者搶拍照片被阻擋、
遭痛罵「不尊重」時,你或許很生氣,下次又是否真的不會點入任何一張屍體圖,偷拍照
,甚至外流的性愛影帶?你若不會,又將給出什麼樣積極的抵制與制裁?
這並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論調,反而是我實在太希望媒體好好被制裁了,如果說某電視台
將群眾舉「快轉台」標語、行使抵制權的方式視為一種詛咒,那該是多麼有誠意的詛咒?
我這幾個月來,學會把名片當糖果發,就算只是一個街訪,只要場面沒混亂到來不及給名
片,我都會先遞出,有人曾建議我名片、個資不要亂發,但我認為那未免太便宜了,要交
換一個陌生人的信任,我唯能貢獻的就是個資,我也要讓他事後可以看到報導,若真有誤
解處,他可以透過直接的途徑打來罵我、要求我更正。只是前陣子有個受訪者,我看筆記
的時候把另一個人講的一句話,寫到他講的話裡面去了,後來有共同朋友通報,他在臉書
上不快指我「編故事」,除了「編故事」這個有點跳躍的推論以外,我比較難過的是,我
確實出錯了,他真的可以直接打來痛罵我,第一時間卻選擇了一個完全無法解決問題的方
式,所以我其實很期待受訪者或閱聽人更積極一點,踏出那一腳真正能「改變」的步伐,
但或許會有這一步的距離,正是因為大家已經不信任媒體了,不信任到根本懶得去改造什
麼。
只是,理解與譴責也不衝突,以318運動裡的一些事情來說,我認為大家還是必須先認清
一個事實,就是整個供應/需求模式,不會是在場那幾個拿著相機的人餵養出來的,他們
舉起鏡頭的出發點,也不一定真正是「我想傷害你」,那麼在短暫抵制、被抵制過後,雙
方在未來都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在很多情境裡,有媒體常以「還不是你們愛看」作為畫地
自限的藉口,而閱聽眾又幾時爭氣,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去昭雪「我們真的不愛看」。
這既然是一個僵局,問題就要往回推:我們有那樣一個互相教育,互相理解彼此侷限和困
難的環境嗎?答案當然是沒有,也因此在整個318運動期間,就是不斷惡性循環,雙方的
距離越拉越遠,敵意越來越深,資訊越來越不對等,要做出深入又精準的報導也就越難,
而當時的立法院內外那樣一個楚門的世界,是媒體工作者與一般民眾最有機會互動的野生
教室,也眼睜睜浪費了。
建立在上述困境,應當很容易理解台大新聞E論壇的興起、懾人的受關注程度,但傳統媒
體竟然還常常看不起獨立記者、公民記者,我不曉得這到底是閱聽眾發出警訊的力道不夠
,還是傳統媒體太不知反省?當整個環境已經在告訴你,我們需索你,可是又不是真正欣
賞你的時候,大多數媒體好像也沒有多少振作的跡象,這就連結到讓我近期感到很頹喪的
,許多報導對於北捷案的處理,是那麼荒腔走板而失控,接著又追殺一個「名人」的私事
,讓我一直想起梁文道寫的「一個普通人離殺人有多遠」,是啊不遠,在這個太容易就直
接、間接參與集體霸凌的社會裡,我想頂多是一截手臂的距離,而一個記者、一個編輯離
殺人的距離,更近,在關鍵時刻,甚至恰好就化身為那把刀子,就算沒拿刀的,在一個刀
光劍影的氛圍裡,也無力阻止別人揮砍的動作,也沒有人能夠天真地呼喊,呼喊說拜託我
們可不可以不要再互相傷害,因為我們只剩下彼此了?
媒體圈有很多狗屁倒灶的暗湧,人與人之間常常勾心鬥角,發生衝突,但其實在這些痛苦
底下,我不在乎碰撞,那些都已經不算什麼了,這類事情十年後講起來搞不好還變為趣談
,我在乎的是到底要怎麼去解決那些更大的問題,事實是我連自己做的事情都很懷疑了,
偶爾發出一些較為滿足自己要求的報導,去尋找想做的題目,到底效果有多少?這種感覺
,彷彿又回到去年9月遭受的衝擊,那時候大埔張藥房的張森文大哥死了,其實我未與他
講過話,只跟協助抗爭的農陣比較熟,但哭著把快訊寫得七零八落的時候開始懷疑,「難
道就是這樣了嗎」,我們不談媒體,不談獨立媒體,不談記者,我們光談作為一個曾經記
錄著他的渺小的人,紀錄他遭受不公,紀錄他抗爭,紀錄他昏厥,紀錄他失蹤,最後再紀
錄他死掉,難道就是這樣了嗎?
我也想起蔡學良媽媽為了我去年的一場採訪,今年1月給我寄來一箱蜜棗,說她很感謝我
,可是我又真正能為她做什麼?她今年5月在國防部前面絕食,媒體又去追逐那可憐的畫
面,然後呢?如今我想起那些棗子外、她一個個裝上去的白色網套,我就想哭,好像從別
人手中接過一些冀望,再剝落它。人們常常把諺語當成靈驗的咒語,說,當你真心想要完
成一件事情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但這個環境從來不是這樣啊,單單一顆小
棋子太過卑不足道,而要說願望,每個人也都有太多太多的願望,整個宇宙卻根本沒體會
到眼前的稿子其實不是什麼稿子,不是什麼議題,真真切切是一些人的生活、生命,於是
最大的願望往往化成最醜陋的實踐,去糟蹋、霸凌一些事件和裡面的人。
蔡媽媽謝謝我的那篇報導,是我還在獨立媒體工作時採訪的,其實在獨立媒體裡也發生不
少事情,經過一整串過程後,我最痛切的體認就是「你要替你自己想,因為沒人會替你想
」,一個標榜理想的地方,若喊委屈,彷彿就是熱忱不夠,轉換了一家媒體,選擇多一些
的資源時,儘管還是一樣自由,別人又不信任你了,因為他們腦中所期待的、為理想鞠躬
盡瘁者的圖像,彷彿一定要又窮又慘,稍微不那麼窮,不那麼慘,好像就是可恥的。然而
這些圖像不僅僅是圖像,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你們對自己所期待的角色又嘗試過多少理解
?實質上給過多少支持?給予欣賞的媒體與不欣賞的媒體的待遇,真的有差異嗎?我只能
說,在一些透支金錢與體力,回過頭,發現連自己的生活都沒辦法照顧好的時候,那些一
味的鼓勵,很諷刺地變得多麼沉重。
我今年1月報導過,PNN阿雄為了做那個多元成家的攝影集/報導,自燒9萬塊,我知道他絕
不邀功,他也強調能夠完成計畫,靠的是那些參與者,我也不是要為他邀功,而是如果大
家都不了解背後那些過程,意識到他付出的和他收穫的,也不理解媒體必然擁有的,那些
技術上、資源上的侷限,就將無止盡耽溺在理想的幻覺,永遠不會一起往一個更為平衡的
方向前進。但對於一個工作者來說,學會替自己想以後,面對的就是另一個地獄了,因為
盡的力量永遠不會足夠,無力、自責和罪惡感好像永遠都擺脫不掉。
事到如今,我只能安慰並逼策自己,如果嘗試到了一定的程度,看過更大更好的世界,也
看過更小更黑的世界,認輸了或認累了,離開,那是一條成熟的路,但若連自己都承認尚
未嘗試足夠,還不願認輸,也不配認累,卻還離開,那毋寧是一條更為簡單的路,也是一
條腐敗的路。
===
請支持良善循環的好媒體。
其實在蔡旺旺進駐之前,
台灣的媒體圈就有惡化的跡象。
看新聞像是在看廣告和看藍色豬豬網一樣...
但,旺旺的確又推了這一把。
中時除了在政治或不利於它的社會新聞以外,
我知道在其他面向的報導,它仍然是有許多不錯且努力的記者在裡面...
但,這樣還是不夠的...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6-08 08:47:00
新聞八卦化的始作俑者不是肥黎嗎旺中屬於更強烈的立場式新聞結果這次出力最大的還是蘋果…雖然算是各取所需
作者: ying0502 (小螢)   2014-06-08 09:46:00
目前是新聞台比紙媒更墮落,報紙會寫的新聞台不一定報
作者: akirakid (子連れ狼ー仔貓篇)   2014-06-08 10:41:00
推,不過實在很少看電視跟報紙,近來只看直播
作者: ChenYi84 (Cy)   2014-06-08 10:56:00
可以理解那種不解眾人只會謾罵而不動手改善的感覺orz
作者: sky125a (.......)   2014-06-08 13:47:00
很久不看電視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