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中提到了年輕人的投票率,還有年輕人比較支持民進黨,我覺得很有意思,
其實我們常常聽到年輕人因為學業或是其他因素,投票率很低,導致民進黨
無法拿到這塊選票!這個說法由來已久!
我特地提到了有沒有30歲以上的人?是因為有時候光是憑文字還無法知道真實情況,
所以必須有親身經歷才懂,以台灣來論就好像來自星星的你很紅,如果只從文字報導去看
大家可能感受不到當年霹靂火有多紅一樣?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是誰帶起了一般年輕人對政治比較感興趣? 當然是台北市長的陳水扁,
那是1994,其實從1994~2000年左右,陳水扁是年輕人的最愛,下一個超級政治明星
是馬英九,在陳水扁聲勢開始往下之後,馬英九是年輕人的最愛,從此以後沒有
超級政治明星,朱立倫跟蔡英文跟當年以上2位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我打了一大堆,感覺好像沒啥重點,我得學一下汪笨湖,重點來了,眉角在這,
既然當年比較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沒有投票權懶得投票一堆因素,那麼為什麼
經過這麼多年以後,這些年輕人都該長大了,民進黨為什麼還戰的這麼辛苦?
1998-沒投票權的年輕人支持民進黨,沒票輸掉了!
2000-連宋分裂,陳水扁贏
2004-陳水扁超神能一對一贏
2008-阿扁整個臭掉,馬大勝不意外
2012-馬英九贏80萬票,我覺得贏80萬還是很多呀!
按照這個邏輯,馬英九的年輕族群大約是在06開始養成,而民進黨所謂的年輕族群,
應該更早要追溯到阿扁時代,如果真的年輕人比較支持民進黨是成立的,其實我也是這麼
認為,所以是不是年輕人出社會以後轉而支持國民黨?
如果我這樣直接認定的話,那我覺得原因就在於媒體跟雜誌的選擇,
壹週刊幾乎誰執政就打誰,然而之前提過的商周遠見天下等,卻是以一種淡藍色的手法,
來讓出社會的人多閱讀,再加上前面有分析過的陳文茜現象,造就了這一大群所謂
年輕人比較支持民進黨的票,在出社會以後就轉向,我覺得的確是不無可能.
當然,這樣的分析是武斷了一點,畢竟2012蔡英文會輸還是有很多原因,
但我自以為是地認為,很多所謂的年輕人在出社會後,的確改變了投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