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會增加150w的原因在於"制憲正名"
當時228手牽手大遊行時創下台灣歷來最大的動員力量
4不1沒有那是在2000年政黨輪替執政不穩時
在美國的壓力下宣布的
2000年前的扁一直以來就是主張台獨的
2008年之後的敗選是在2000年埋下的炸彈
"核四停建"這個問題導致國親合流
連老李都很不爽扁這個決策
而扁這個決策又是來自於林義雄這個太上皇逼的
可以說DPP成也林義雄、敗也林義雄
藍綠55:45這個結構大致上也是在2000年大選的時候定下來的
以歷年立委得票率大概都在4成左右
DPP有些人把2008年之後的敗選歸咎於扁的貪污案
那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DPP對於地方基層的經營一直以來都是很消極的作法
太過強調理念而缺乏實際的運作
理念是一時的但是地方基層的經營卻是長久的
要"永續執政"DPP很多做法都是錯的
你說老K爛到骨子裡了
但是桃竹苗北北基甚至中彰投綠營卻沒有人有把握選贏
為什麼??
老K地方基層經營太過雄厚了
※ 引述《v3aa7n (薰)》之銘言:
: 以下是鍵盤分析,有錯請見諒
: 因為好像沒看到有版友提出相同論點..
: 個人以為兩個很重要的思考點在於
: 『為什麼DPP在2004年總統大選選舉的得票數和2000年總統大選選舉的得票數相比
: 可以增加約150萬票!?』
: 『而泛藍陣營,在2004年總統大選選舉的得票數和2000年總統大選選舉的得票數相比
: 可以減少約115萬票!?』
: 附上中選會網站以供查詢
: http://db.cec.gov.tw/
: 2000年DPP得票數: 4977697 2000年連宋陣營合計得票數:4664972+2925513=7590485
: 2004年DPP得票數: 6471970 2004年連宋陣營合計得票數:6442452
: 6471970-4977697 = 1494273 7590485-6442452 = 1148033
: 如果..兩顆子彈就會增加150萬票讓對手減少115萬票,台灣選舉應該槍聲隆隆了(汗)
: 個人淺見DPP的選舉能贏,一直以來只有一個關鍵,『藍營分裂』
: 1994年台北市長、2000年總統選舉,藍營分裂的情形,應該不用多做解釋
: 但2004年,與藍營分裂有何關係呢?
: 答案是台聯..
: 2000年總統選舉失利後,李登輝前總統出走並帶走不少國民黨員在2001年創立台聯
: 該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台聯得票數約80萬票可見一斑
: 有一種說法是,李登輝前總統,讓國民黨一直分裂(新黨、親民黨都是對他不滿而出走)
: 最後創立台聯投奔泛綠陣營後,整個台灣的藍綠基本盤才到55:45的接近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