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沖縄独立運動

作者: seafood (河豚生魚片)   2014-06-21 15:55:50
※ 引述《nomorepipe (不管了啦)》之銘言:
: 普天基間地移設 一度增加沖繩對日本本土好感,後來失敗更促進沖獨。
: 琉球文化跟日本本土差太多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沖繩觀光業也是一直
: 主打南島風情,琉球在被清朝莫名奇妙賣掉前,其實當地是使用漢字
: 語言說琉球語,日本歸屬後一律規定改用日文,強制改變宗教文化,
: 此時有琉球末代王族的抵抗運動,類似台灣民主國的壓力測試,希望
: 復藩,史稱公同會運動,不過就是壓力測試,當然不了了之。
推薦一本好讀的相關書籍
《到美麗島:沖繩 臺灣 我的家族物語》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84306
[頁21]
十六世紀中葉,琉球陷入「日琉關係」的紛擾中,當時正值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武將執掌日本政權,至今維持友好關係的鄰國
「薩摩藩」開始對琉球肆意索求。
豐臣秀吉於一五九二年出兵朝鮮之際,曾要求琉球王國提供軍糧和分
擔軍費,卻遭到拒絕。秀吉因出兵朝鮮與中國交惡,德川家康遂要求
琉球政府居中斡旋,琉球政府卻無意順從。
一六○九年,薩摩藩的島津氏奉家康之命,以「琉球狂悖久矣,應以
匡之」為由,遣兵三千入侵。欠缺對外作戰經驗的琉球王國輕易遭到
擊潰,最後被薩摩軍征服。薩摩藩出兵琉球的原因,應該是覬覦琉球
與中國、亞洲各國之間豐厚的貿易利潤,進而掠奪中國物產和琉球生
產的砂糖等物資,藉以充盈藩國經濟。
[頁22]
由於琉球並未徹底從屬於薩摩(幕府)統治,琉球王府與中國之間仍維持
冊封體制,中國也實際上可以過問琉球國政,薩摩藩無法徹底掌控琉球。
身處中日兩國之間的琉球處境極為複雜,卻能繼續維持本國的主體性,
這或許是琉球以廣大亞洲海域為舞臺發展貿易,才能擁有如此特殊的外
交技術。
琉球王國開始面臨瓦解之際,正值明治時代揭開序幕。在明治政府政策
之下,琉球被強制併入近代日本國家之中。
[頁23]
這一連串過程稱為「琉球處分」,「處分」這個用語蘊含著單方強制之
意,令沖繩人至今依然感受切身之痛。琉球並非自願併入日本,而是由
日本這個外來政權強迫獨立王國琉球的命運丕變,這項事實對沖繩人的
精神結構影響甚鉅。
[頁24-25]
中、日兩國簽訂《北京議定書》(中日北京專約),日本向清廷索求五十
萬兩賠償金,日軍自臺灣撤兵。這項議定書中記錄著琉球人民為「日本
國屬民」,中、日雙方承認琉球歸屬日本版圖。
如此行徑絲毫沒有考慮琉球人的意願,更嚴格來說,牡丹社事件發生當
時,琉球並非隸屬於日本。但依照這項議定書,明治政府提出「琉球為
日本領土」的要求終於被合理化,亦成為琉球處分的決定關鍵。
明治政府確立處分方針之後,對琉球提出以下要求:
一、禁止對大清入貢。
二、廢止過去採用的中國曆制,改用日本曆的明治年號。
三、藩王(末代琉球國王尚泰)入京。
琉球政府抗拒以上要求,明治政府隨即出動武警和軍隊鎮壓,終於在明治
十二年(一八七九)發布廢藩置縣,琉球自此成為「沖繩縣」。尚泰拱手出
讓榮華繁盛的首里城,前往東京,琉球王國此刻終於瓦解。在近代的動盪
之中,沖繩被迫面臨更熾烈的苦難。
[頁133-134]
根據又吉盛清的調查,霧社事件征討隊中亦出現沖繩籍巡查,他懷著悲痛
心情敘述著:
若從臺琉人民的長期交流,以及沖繩人在殖民統治中扮演先鋒角色的
歷史背景來看,沖繩人加入征討隊是理所當然的。但我不禁想否認這
項事實,原因在於我由衷盼望沖繩人不曾加入霧社事件征討隊的行列。
(又吉盛清《日本植民地下の臺灣と沖繩》)
臺灣的沖繩籍巡查確實處於複雜立場,沖繩人在故鄉擔任巡查,卻受到內
定規制所限,只有來自日本本土的巡查可獲得榮遷機會。許多沖繩巡查為
此前往新領地臺灣,懷著在異鄉立功的「信念」,盼能與「日本人」同等
昇遷。許多沖繩籍巡查加入「討伐」臺灣原住民的隊伍以求取功績,有些
則在原住民武裝抵抗下喪失生命。
「琉球」這個被日本掠奪的國家,沖繩人理應對日本抱持反感,卻必須面
對與自己國家陷入同樣處境的臺灣,甚至淪為「討伐」臺灣原住民的立場,
這種情況如實反映出「殖民地」的複雜剖面。不過,這只是從今日的角度
來觀察而已。人們具有某種可怕的意志傾向,在受到強迫安排且無法選擇
的情況下,會徹底按照被賦予的「角色」去完成任務。
[頁230-231]
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三月,美軍自沖繩慶良間群島登陸。在此之前,沖
繩已遭到空襲所害,尤其是昭和十九年十月的那霸空襲,造成九成市街毀
滅。里里與祖母安穩度日的那霸街巷、良規散步過的瀰漫著舊時王朝習氣
的古都首里,從此消失於世間。
在臺灣逗留的朝光,此時獲悉自己將被徵召入伍。消息是透過在臺灣總督
府工作的友人告知,朝光便從臺北搭機返回那霸。朝光大概沒有反戰意識,
我不曾發現他有任何反戰言論,但是他只想過著無拘無束的藝術家生活,
以此為人生目標,根本無意前往戰場。即使身處於戰亂中,朝光仍堅持描
繪靜物和美麗的風景畫。
朝光返回故鄉後,目睹那霸遭受空襲時的慘況。據說他站在天久高臺地上,
注視著那霸陷入熊熊烈焰中,一時無法言語。
[頁238-239]
其實戰爭結束未久,有一座島嶼亦積極展開「臺灣歸屬論」,就是與那國島。
據說論調是由某位人士發起,此人戰後從臺灣撤離回到與那國島,提出陳情
書要求與那國島歸屬臺灣。有關此事件,在《八重山每日新聞》的連載報導
〈與那國之人〉(〈どぅなんの人たち〉,一九九七)之中有詳細說明。
陳情書原本欲將遞交蔣介石,要旨為:
與那國島在戰後社會混亂及生活低迷下,陷入前途茫然的無政府狀態。
若欲重建當地,盼能早日歸屬臺灣,畢竟兩島自戰前即屬同一經濟圈
和漁業活動範圍,與那國島方能克求民心安定,經濟復甦。有鑑於此,
提出請願以求歸屬臺灣。
陳情書中共有三十名與那國島民聯合署名,原本打算透過走私船送抵臺灣,
卻走漏風聲被美軍查知,結果未能如願。
從戰前開始直到戰爭剛結束之間,與那國島是以臺灣銀行券作為流通貨幣。
寄自日本本土的郵件,甚至還出現「只要寫明是經由臺灣基隆郵便局寄到
與那國島,信件即可更快寄達」的情況。臺灣跟與那國島地緣相近,發生
陳情運動並不足為奇。
與那國島展開的臺灣歸屬運動,被戰後占領沖繩的美軍知悉,僅短暫持續
一年就平息了。與那國島無論是距沖繩或相鄰的石垣島,皆不如與臺灣之
間的距離接近。或許唯有與那國這座「國境之島」,才可能出現這樣的請
願運動。
[頁259-261]
朝保也參與了沖繩的政治運動相關組織,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的「沖
繩建設懇談會」發起人名單中,可見朝保之名。懇談會隨即發展為戰後沖
繩的第一個政黨「沖繩民主同盟」,值得注目的是,這個組織曾認真討論
「沖繩獨立」的課題。
朝保雖是發起人之一,涉入至何種程度則不得而知。朝保絲毫沒有成為政
治家的企圖,與其說追求政治權力,毋寧說是享受藝術嗜好更符合他的個
性。更何況向來以性格衝動聞名的朝保,根本不適合玩弄手段的複雜政治
圈。
朝保在戰前曾發表論文提倡「日琉同祖論」,戰爭剛結束時在臺灣支持
「琉球歸屬中國論」,返回沖繩後卻成為支持「琉球獨立論」的成員之
一,看起來從未堅持任何立場。史學家高良倉吉對此有另一番見解:
有人以為南風原朝保的主張是隨時代而見風轉舵,我卻認為不然。
正因為他時常思考沖繩的意識形態,才會有此動搖之舉。身為沖繩
人而經常質疑沖繩人的定義,以致立場產生動搖,我認為這種態度
十分健全。沖繩人身處於複雜的歷史情節中,想要擁有一貫不變的
意識形態,反而顯得更不尋常。我相信南風原朝保也是為此苦惱的
沖繩人啊。
[引文結束]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4-06-21 16:20:00
謝分享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4-06-21 16:25:00
這本蠻好看的
作者: nomorepipe (不管了啦)   2014-06-21 16:27:00
謝謝補充 做筆記
作者: fakeimage (假寐)   2014-06-21 18:06:00
推 謝謝推薦
作者: higamanami (丸子頭演員)   2014-06-21 19:51:00
到台灣後 就接受戒嚴的可怕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06-21 22:01:00
值得大推!謝謝提供書和重點摘要!琉球巡察和與那國島淚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