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有一部分問題的源頭是這個類似等第制的作法
從以前一分就是一分 到後來的基測量尺分數 到現在只分ABC...
導致一堆人五科分數都一樣 變成要比作文
如果平手的人沒有這麼多 問題應該會少掉不少
以前大學的時候 學校突然改了等第制
當時我表示抗議 也有發文表達我的疑問 想知道等第制的好處究竟在哪?
我覺得百分制廣義上來講 可以說是有100個等第的等第制
教授可以打分數的彈性比較大
如果有教授喜歡等第制 一樣也可以用百分制打出等第制般的分配
相反的 學校匆匆改成等第制 可是考試啊作業啊什麼的都還是打百分制
最後學期末才用奇怪的方法轉換成等第 配套都沒作好
搞出一堆人覺得很不公平 有些在級距邊緣的人 可能考試差一分出來就差非常多
運氣成分很大
GPA算法讓以前計劃出國的人被打亂布局
等等問題
當時是有一批人出來回應 理由大概是這樣
1. 學生的成績應該要是常態分布 等第制比較合乎這個精神
(我前面就說了 百分制一樣也可以打出教授想要的分布
而且"應該"要是常態分布 是什麼意思? 假如這班學生考出來剛好不是常態分布
我們也應該故意要把他調成常態分布嘛?)
2.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運氣不好不要怪人
(......)
3. 等第制就是要為了讓學生不要為了分數斤斤計較
(我覺得考試斤斤計較是整體社會風氣 或是民族性的問題 不是你把大家分數都打散
大鍋炒就不會斤斤計較好嗎...把外國的制度搬來臺灣 民眾想法就會自動變得跟外國
一樣?)
4. 這是國際潮流
(ZZZZZ)
5. 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學到東西 不應該過度在意分數
後來我受不了了 決定提出一個方案
期末的時候 每個人上去丟17顆骰子
骰子點數總和就是你的期末成績
這樣子
1.成績分配會是常態分布
2.充分展現出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3.不會讓學生斤斤計較分數(因為骰子你自己丟的 自己負責 怪不了別人)
4.反正只要上課的時候有學到東西就好 丟出來是幾分不重要
5.而且還節省出考卷的時間 印考卷的紙
當時當然是被幾個人噓了
不過他們也只能說 不用這麼酸 或是鬼扯之類的
但是沒人能說出是根據什麼原則判斷
到底為啥等第制比百分制好 然後我的丟骰子制不好....
好吧 回歸本文 我覺得如果想要重視多元教育
應該多加宣傳其他體系(體育美術音樂技職等等) 塑造他們的形象
讓家長學生覺得這些是真的有出路的 不會含淚放棄興趣每個都跑去讀書
有臺南一中 那也可以有臺南體育一中 臺南美術一中 臺南音樂一中
還是臺南廚藝一中什麼的 都可以啊
把各種項目全部放進來評比 再把分數模糊化
結果大家還是搶著進XX一中XX女中
一樣補習補破頭
看不出到底在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