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雙方都在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持續談判
寧願拖過這個年底也要捍衛國家利益,馬政府只想著對中國開放
有思考過受衝擊的產業,是9百多億也救不回來的嗎?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98614
◎ 賴中強
馬政府一再誇大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並要求儘速通過監督條例、服貿協議,並加速
貨貿談判。經濟部官員稱:「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有趕在明年寒假前通過的急迫性,否則縱
使明年初簽署完成貨貿協議,生效時間也將遠落後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雖然本月四日中
韓高峰會達成爭取年底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共識,但畢竟只是主觀期待,從上週中韓
第十二輪談判結果來看,年底要完成簽署,已非常困難。
中韓於去年九月第七輪談判達成階段性共識,以消除九十%關稅項目及八十五%貿易金額
之關稅為自由化目標,並在其後兩輪談判交換產品清單。但由於韓方將其農副產品列為超
級敏感產品,中方將其鋼鐵、石化、機械等產品列為超級敏感產品,均要求二十年內不降
稅,互不相讓,歷經第十、十一輪談判無法突破。上週四,中國商務部主辦的國際商報發
表評論文章稱:年底能否簽署「取決於雙方在此輪談判,能否取消農業市場等方面存在障
礙」;隔天,韓國政府宣布明年起開放大米進口,但要求課徵四○○%的關稅,以維持韓
國稻米的競爭力,這顯然無法被中方接受,而中方也未就鋼鐵、石化、機械製品開放做出
承諾。上週五談判結束,韓國官員直言就貨物貿易談判「未能取得顯著進展」,並稱「韓
方提出了早日取消製造業關稅,並同中方討論取消關稅的時間問題;韓方表示開放農副產
品市場是極其敏感的事宜,並為盡量消除雙方意見的分歧做出努力。」
至於媒體報導雙方就「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式』達成協議」,其實也是原地踏步。
就服務業開放,韓方主張負面表列,中方要求正面表列,本次協商決定先採取正面表列。
其實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市場開放本應以承諾表載明各服務部門開放承諾(正面表
列)。就投資領域方面,兩國決定將現有投資自由化相關議題和投資保護規定寫入協定,
過一段時間再進一步談判。這只是重申今年五月生效的中日韓投資協定。
這才是中韓FTA第十二輪談判真實面貌,國內媒體沒報導,反配合政府宣傳,誇大中韓
FTA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