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人口老化問題 與 環境 (續1)

作者: belleyyc (belleyyc)   2014-08-07 14:33:22
在此要提台灣人口的另一個大問題(可能會被狂罵,但不得不提)。
目前,台灣有經濟能力的家庭,要不就生一個,要不就不生,結果
沒有經濟能力負擔、節育知識不足的家庭,在政府狂發「生育津貼」
(現金)的情況下,拼命生。說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可能知道個
人在此要提的問題了。
如果這些家庭的運作良好,繳稅不生的家庭可能也不會有異議,
但如果這些家庭多數運作不良、小孩狀況多多,那繳稅卻不生的
國人就可能有異議(之前曾碰過,「為何要繳稅養那樣的小孩?」
「與其繳稅讓他們造成社會問題,不如不要繳」或「繳稅幫忙養,
結果之後移民(報效其它國家)了」...之類的)。
離島外,領頭羊的台北市帶頭發「生育津貼」,而且發得超高的,
其他縣市也不得不就跟進。台北市「被認為」是「教育水準最高」
的城市,照理說,市民們應該會知道這是「短視近利」政策(不
少報導都顯示,不少市民會想,會看得遠,不會因為這個而生)、
知道這是「全民買單」的政策、知道這最後會變成「債」,知道
這樣的政策會吸引「短視近利」的人移入、為領這現金而生,因
為出了狀況還有殘補福利。
[郝先生對待「全民稅金」的態度,就宛如「黨產」,可以用現
金來買票,因為多數國人也不認為稅金是自己的,要讓它能妥善
運用。另外,各位可以去查查積欠健保費最高的縣市是哪個縣市?
台北市!高雄市次之。如果大家認為健保制度對全民重要,那就
應該要台北市「停止濫發現金」政策,先把積欠全民的健保費先
繳清。不要只為個人政績,拿全民稅金濫伐,累積全民的債務。」
其實,生育津貼的思惟與台灣的殘補福利是一脈相承。相信不少
親自見證過台灣殘補福利的「威力」。由於kmt的設計,台灣的
「餓不死、過得去」的殘補制度,讓許多家庭(包括有能力開
Benz的家庭)寧願,甚至想辦法,「具有」資格領這些津貼、補
助、福利等,而不願意脫貧,有尊嚴地過生活。
這就是我們稅金支出的一部分,相信很多人都很不齒,覺得需要
改變。然而,只要呼籲要改變,kmt就會搬出弱勢/或其組織出來
擋在前面,而國人一看到弱勢,特別是一些鏡頭、畫面,就無法
多說什麼,因為會被罵。殘補制度也就一直這樣下來.....但大
家繳納的稅金應該這樣用嗎?政府的角色,應該只是另一個慈善
團體嗎?
「普及」福利制度,不但能保障國人的基本生活,讓公民能夠安
心就業,其就業與福利綁在一起,也會有助「真正」弱勢家庭脫
貧,脫離世代貧窮的循環。老師曾用一個比喻解釋「普及」福利
制度與弱勢的關係,個人覺得很貼切:一個大家庭,不差多一、
兩雙碗筷(這比喻其實差不多就是早年農村的互助模式)。「普
及」福利制度,不像「殘補」福利制度將弱勢集中、標籤化,能
夠讓真正弱勢家庭的小孩,正常的生活、成長,日後較懂得回饋
社會。
還望大家在此選舉前夕,能夠遏止候選人,以「濫發津貼」等類
似短視近利、築高國債的政見,支持並呼籲要「普及」福利政策,
嘉惠所有國人,協助弱勢脫貧/困,提升社會整體素質。感謝!
最後還是要催生一下,催有經濟能力的家庭,為了社會發展,能
夠生2-3個。麻煩了,謝謝!
祝福大家 夏安 福慧增長!
作者: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8-07 14:36:00
這種濫政見很多 而且多數都是選舉語言
作者: reaturn (廿年後回頭看台灣)   2014-08-07 15:23:00
因為一個濫政策政最後被問到怎麼處理一些坑,都是用補助來填而不是去重寫施政或改革措施
作者: kanjiya (貓豬豬)   2014-08-07 15:24:00
前面兩段是家庭觀問題 不是生子和經濟問題
作者: belleyyc (belleyyc)   2014-08-07 23:08:00
謝謝樓上指教。政策是有引導作用的,還有其相關民間組織幫忙吆喝、鼓吹,無視於政府財政現況與長遠影響。至於個人/個別家庭可以有自己家庭觀(政府政策要考慮的是整體)。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14-08-08 07:17:00
我們目前有一個幼幼班的孩子 但你要我再生一個...真的很難下決定 要上班就要考慮保母費 不上班要考慮回歸職場的能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