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王丹:不爽蔡博藝的,應當自己出來選

作者: moonsky (影亂IKE)   2014-08-18 07:33:52
王丹:不爽蔡博藝的,應當自己出來選
2014年08月18日00:04
我們都知道,蔡博藝是否能夠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其實沒什麼可說的,因為答案很
簡單,那就是:「可以」。畢竟相關大學自治法規,規定了具有學籍的在校生就具備參選
資格,並沒有限定國籍。因此,按照現行法規,她可以參選無誤。而那麼多的爭議,其實
是圍繞著現行法律法規是否應當允許中國交換生參選學生會會長進行的。說白了,蔡博藝
是代罪羔羊一隻,大家關心的,還是是否能夠以及如何能夠限制中國因素對臺灣社會的滲
透。
我看了一些圍繞此事的討論,可以看到反對方主要的意見,就是擔心中國交換生參選學生
會會長的口子一開,就給中共派人進行統戰大開方便之門。這點我也同意,我也有同樣的
擔心,畢竟在香港,已經發生了立場上親共的大陸學生參選學生會會長的事情。但是我要
問的是:我們要因噎廢食嗎?
台灣當年的民主進程,很重要的一個戰場,就是大學自治與校園民主,今天的台中市長候
選人林佳龍就是當年學運的主要參與者。當時的訴求,核心的一點,就是不能讓意識形態
干擾大學自治,因此,國民黨的政治組織應當退出校園。為甚麼爭取這個?就是因為我們
都深信,大學是一個應當比社會上更加注重和維護自由,多元和開放這樣的價值體系的地
方,我們要讓學生面對各種理論和主張,鼓勵他們自己去選擇。大學不是要告訴學生選擇
什麼,不選擇什麼,而是要給他們一個環境,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這不是臺灣上一代理
想主義者積極為台灣的大學校園爭取的基本教學秩序嗎?
如果今天,擔心參選學生的意識形態而限制他/她的權利,如果我們不讓學生自己選擇,
而直接在法律上就限制了某種立場,本質上說,這跟當年臺灣民主運動反對的對象,又有
什麼區別呢?為了防範未來的危險,而把現在的開放,多元的體系限制住,這不是因噎廢
食嗎?
我認為,面對中國因素,有消極防守和積極進攻兩種立場。反對蔡博藝參選的,基本上是
消極防守的部分。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應當更多地去思考積極進攻的部分

不錯,今天蔡博藝可以參選,也許明天就會有「五毛」也來參選。但是,如果真的有那種
支持中共的人跳出來參選,我們要做的,不是去限制他/她的參選權,而是站出來積極地
抵制他/他,讓他/她無法當選,難道不是應當這樣嗎?我們與其想儘辦法把自己層層裹
起來,不如在台灣社會散播民主理念的種子,讓有統戰思想的人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無法得
到任何共鳴,這樣,豈不是更好的消毒辦法嗎?今天,很多學生大聲反對蔡博藝的參選,
我想請問這些學生,你們過去,積極參與過學生會的選舉嗎?我們都知道,今天臺灣的在
校大學生,參與校園民主的意願非常淡漠,每一屆學生會選舉的參與程度都很低。如果你
真的擔心蔡博藝當選會侵害到臺灣的主體性,何不乾脆自己積極站出來參選呢?
有的時候,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消極的防守,往往是把自己困死在壕溝裡。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818/45351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