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fulita (和泉政宗)
2014-09-02 10:19:38推 zoobox : 感謝解說+1,原來有這麼多種啊,對理解幫助很大, 09/01 06:52
→ zoobox : 如果i大有時間,可以麻煩您繼續PO文介紹各種機制, 09/01 06:53
→ zoobox : 還有實際運作的方式或經驗,幫助我們了解更多好嗎? 09/01 06:55
→ zoobox : 謝謝謝謝^^ 09/01 06:55
我大概解釋一下公民陪審團、審議式民調及審議日(Deliberation Day)好了。
公民陪審團使用的選樣方法是非隨機抽樣以試圖達到更審議的公眾意見,
簡單的說公民陪審團就是利用配額抽樣找出為數不多的參與者,
一般來說是十二~十八人,
讓他們針對公共議題審議數日或數週。
審議式民調使用的選樣方法是結合隨機抽樣及審議,
調查對象涵蓋了所有能思考的公民,
簡單的說就是讓審議式民調運用了社會科學進行準實驗找出某個議題的審議民意,
然後將這些審議結論注入實際的公共對話或實際的政策制訂過程,
審議式民調與一般民調的不同在於參與公民在接受初步前測訪查之後還需要參加面對面的
審議,
還會收到平衡並核對無誤的簡報資料對作對話的基礎,
所有與會公民都隨機分派到特定的小組進行團體討論,
並有受過訓練的專人擔任主持,
舉凡小組討論中遇到的問題或全體會議中各方專家學者、政治人物發言造成的疑問都被鼓
勵踴躍發言,
主持人的工作是建立一個讓與會者相互聆聽的氣氛不容許任何人主導討論,
整個結束後與會者要再填寫一次不記名問卷,
而其內容與前測的相同,
後測的結果將連同討論的會議記錄一起發送。
審議日使用的選樣方法是全體抽樣,
審議日指的是選一個國定假日讓所有的選民都受邀參加當地隨機分配的討論小組以準備在
一週後投票,
各大政黨的候選人在全國媒體上發表政見,
而各地的討論小組則從中找出核心議題,
由當地各政黨代表在相對規模不大的城鎮會議中回應並在全國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