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小品] 核電公投的使思 (洪雯倩 筆)

作者: kanako (我是香民)   2014-10-29 14:11:45
※ 引述《hamasakiayu (ayumi)》之銘言:
: 剛好有看到你這些資料別人的反駁
: 就貼上來與你分享一下
: 核為真相 http://ppt.cc/DRmw
: 羅淑蕾委員於年代新聞追追追節目表示:「美國的能源局說在2016年後,火力、天然氣、
: 風力、發電都會比核能還便宜,為什麼只有台電預估核能是最便宜的?」之說明
: 一、重點摘要:
: (一) 美國DOE 報告所列之核能發電成本,係為預估2017年後將興建完成之美國新核能電
: 廠,並非商轉中或接近完工之核能電廠成本,不宜與核四廠成本直接比較。
: (二) 美國國內可自行生產天然氣,加上近年來頁岩天然氣開始開採,故美國管輸天然氣
: 價格低廉,台電公司天然氣購氣價格約為美國天然氣價格之4.5倍~5倍。
: 二、 說明:
: (一) 經查美國能源局(US DOE)於《EIA 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2 報告》內預測美國
: 在2017年以後商轉之各類發電方式的「均化發電成本」(levelized costs),其中風力發
: 電、複循環天然氣發電、新型核能發電廠之均化成本分別為:96.8 USD/MWh、68.6
: USD/MWh、112.7 USD/MWh(折合台幣約2.90元/度、2.06元/度、3.38元/度)。
: (二) 經分析結果,美國DOE 預測其未來核能發電成本高於風力及天然氣,情形與我國不
: 同,主要原因如下:
: 1. 核能發電:美國DOE 報告所列之核能發電成本,係為預估2017年後將興建完成之美國
: 新核能電廠,並非商轉中或接近完工之核能電廠成本,至於美國規劃新建之核能電廠,根
: 據其業者初估,其完工價格約為7000USD /KW~8000USD/KW,將遠高於目前我國興建中之核
: 四廠成本(註:核四廠完成率95%,估計核四完工時之建廠成本折合美金約4000 USD/KW,
: 均化發電成本將低於2元/度),因此,DOE所估列未來美國新建之核電成本,不宜與核四廠
: 成本直接比較。
: 2. 燃氣複循環發電:美國國內可自行生產天然氣,加上近年來頁岩天然氣開始開採,故
: 美國管輸天然氣價格低廉(目前約3.5 USD/ MMBtu),而我國天然氣(與日本、韓國相似)全
: 部以「液化天然氣」 (LNG)自國外經由海運進口,因此成本甚為高昂,目前台電公司購氣
: 價格約17.3 USD/ MMBtu,高過美國天然氣價格約4.5倍~5倍。由於燃氣複循環發電成本中
: ,燃料成本占比高達80~90%,而國內氣價甚高,故國內天然氣發電成本也相對昂貴。
: 3. 風力發電:各國發展再生能源之自然條件各有不同,而台灣自然資源有限,許多適合
: 設置風力發電的地點多以優先循序開發,未來可新設風力發電之地點及開發條件可能逐漸
: 受限或變差,因此未來台灣地區之風力發電不太可能無限制開發,價格也不太可能大幅下
: 降。
: 至於你所說0.69元的核電成本部分
: 我很意外居然還會有反核朋友停留在這個資訊上
: 台電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29.aspx?LinkID=7
: 核能發電成本是由「燃料」、「折舊」、「維護費」、「其他營運費」、及「借款利息」
: 等5項成本細項所組成。配合政府要求,自102年起本公司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 ,依該準則原「後端費用」不再認列費用改列後端應收墊付款之增加,並由「燃料」、「
: 折舊」、「維護費」等成本分攤。
: 目前運轉中核一、核二及核三廠的建廠成本雖都已經折舊攤提完畢,而且因為核燃料的價
: 格比較穩定,但因改採IFRS後發電成本較去年略增,102年核能發電成本約0.95元/度。
: 註:原「後端費用」用改列「後端基金」
: 一、用途: 1.核能發電所產生低放射性廢棄物之處理及最終處置。
: 2.用過核子燃料再處理及最終處置。
: 3.核能發電有關核子設施之除役拆廠。
: 二、提撥比例:目前依核能發電量每度提撥0.17元。
: 對於你三個猜想
: : 1.台電技術超越美法日等先進國家
: 台電使用美日技術,並沒有超越
: : 2.台電用會計手法讓核電顯得比較便宜
: 台電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也沒有會計手法問題
: : 3.台電管理維護核電廠的標準低於美國,所以便宜
: 台灣人力成本本來就比美國便宜,不意外啊 = =
: 另外需要提醒k大的一點
: 核電最貴的是建廠成本
: 即便我們使用k大所說核電3元來看好了
: 一般而言核電廠可以運轉30-40年
: 而硬體成本攤提約為20年結束
: 換言之,後面10-20年純為賺錢
: 若我們用燃氣發電來看好了
: 燃氣發電最貴的部分是燃料成本
: 同樣運轉40年
: 燃氣發電是整整40年都同樣成本2.06元
: (請注意2.06元為有生產天然氣並以管線運送的美國價格,台灣估為3.91元)
: 拉長時間來看
: 燃氣成本還是很難跟核能相比拚
: 不過若是用燃煤來看
: 的確是可以樂勝核能(四十年都在賺錢)
: 或者反核的朋友可以考慮支持燃煤替換核能
其實技術問題並不是我的重點,重點是一次性解決爭議的方法
也就是以簡單多數決的公民投票解決核能爭議
投完了以後就可以不用再浪費精力吵了
至於台電的反駁內容,我的回答如下
1.亞洲的天然氣的確很貴,那是因為東亞現在用的大都是阿拉伯天然氣
 美國還沒核准頁岩氣出口到亞洲,一旦可以買美國頁岩氣那一定比現在便宜
 更不用說中國大陸坐擁世界最大的頁岩氣儲藏,只是缺水因此目前無法開採
2.台灣的核電廠設計時時福島核災尚未發生,所以防海嘯設施較差
 現在要全部改裝到能抵擋福島等級的海嘯恐怕又是一筆天文數字的開銷
 然後上個月(2014/09/27)御嶽山的爆發讓世人看到了火山水蒸氣爆發的威力
 據氣象局指出,大屯山約在六千年前發生過類似的爆發
 要把大屯山山腳的核電廠加強到能抵擋火山碎屑流我想已經超出人力範圍
 核能電廠的問題就在此,技術實際上並沒有成熟,只能每發生一次事故就修改一次
 這做法並沒有錯,各種工程技術通常都是這樣累積的
 但是諸如像空難或是高雄氣爆這樣的事件還在社會可承受的範圍
 而核災的損害並不是像空難那樣輕微,根本不容許這種重複試驗
 即使拿別人的核災來借鏡,那不斷修改的標準跟做不完的補強工程導致經費不斷上升
 這才是越來越少人願意投資興建核能電廠的原因:火力電廠的經費比較容易掌握
3.我並不在意興建與使用燃煤電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