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NhsQc8l ]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鄉民到底為什麼討厭文組?
時間: Sun Aug 14 02:27:46 2016
※ 引述《touchBB (CK)》之銘言:
: 每次八卦版出現
: 失業文 三寶文 科系文 就業文
: 下面一定有人""哈哈文組哈哈"
: 到底為什麼鄉民這麼討厭文組
: 有八卦嗎?
這可以分幾個層面來談,
1.最低的層次來說,你可以想想台灣的教育都是怎麼一回事。
理組是把學生訓練為人體計算機,文組則是填鴨一堆沒有系統的零碎資料給學生而已。就
算兩者都填鴨,但至少理組還能訓練一些邏輯和計算能力,而文組就相較來說更慘,那種
沒系統零碎資料的填鴨說難聽點為垃圾也不為過。若要念高中文組的東西只要有一套自己
的系統(無論在怎麼粗糙也好)根本打趴那些文組科班學生。這也是文組被看輕的原因,但
到了大學就完全不同了,而一堆理組的世界只停留於高中的眼界當然就看輕文組。
其實在我唸書的那個時代,還有不少私校要求成績要達到班上前多少才能念理組,然後學
校給予差別待遇,這也是一種區分階級的方式。
2.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比較和哲學有關。
就是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台灣對於西方文化的態度是類似於中體西用方式,只要擷取西方
技術和制度就好,套上儒家的思維就是了,不想要西方的思想和精神,就算逼不得已要嫁
接西方思想和精神也是把它當工具,目的是要拿來儒家使用(這點的例子在當代新儒家學
圈最常出現),實際上這套做法基本上運作不良,而制度和器物缺乏核心精神和思想的支
撐也是沒辦法發展到多好的地步,頂多就是國外二流的技術和拼貼的制度這樣吧。
回到原題;核心精神不能配合制度和器物,主掌思維的人文當然就被看不起,而因為制度
也常常是拼貼的或是跟不上科技發展所以主掌制度的社科因而被看不起。
3.第三個層次是國民黨吹捧和造神的文人通常都是很差的,好比龍應台
龍應台基本上也是類似中體西用的問題,他的論點主要就是針對市井小民的道德做討論,
而缺乏社會結構面切入,也缺乏對權威和體制的批判。這種討論當然無法涉及真正的核心
問題,也變成只是幫國民黨威權體制塗鴉抹粉罷了。當然也不是真正人文社科討論問題的
方式。
(要舉例的話余光中也可,不過我對他不熟就是了)
真正厲害一點的文人,好比殷海光受到什麼樣的對待?
好比沒那麼差的李敖又被怎麼處理?
日治時期訓練出來的知識份子又被怎麼惡整?
想想戒嚴,動員戡亂,還什麼台大哲學系事件,乃至於造神運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吧
這三個原因加起來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就被看不起了,
連帶的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發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