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vek 2019-02-26 12:53:00
「走出世界是什麼?」是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文化輸出國?還是希望台灣文創搭著世界主流文化來推銷創作?事實上世界的主流文化本來就是經濟強權國所主導,要將台灣特有的文化推行到全世界本來就是困難的事; 如果是要搭著主流文化推行自己的創作,那勢必要修改一些無法令外人理解欣賞的部分,這同時也在使創作者同化到主流文化中,這樣也算走出世界嗎?再者你舉的第一點也只能說明在文化輸出的同時要尊重在地道德底線,其實無關觀點有限吧,甚至觀點有限這件事都是假議題,不同文化本來就有獨特的觀點,單一觀點怎麼造就多元文化? 關於「自爽造成的障礙」的舉例我覺得糟透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語言間不一定、甚至往往沒有能完全對應語意的詞彙。使用通俗語言便於推廣沒錯,但結果也只會是吸引一票無法真正理解台灣文化的讀者,我也不禁想再問一次:這樣也算走出世界嗎?推行文創這件事不容易,並非完全「走出去」就好,更多時候應該是留在適當的位置,等著有興趣的人主動走進來。最後,對於「多少共鳴」這件事更怪了,這命題完全與題目矛盾,能與多數世人有共鳴的必定是主流文化,想要引起世人共鳴的創作者能做的也只能跳進去錦上添花,到頭來主流文化根本不缺任何一個創作者,而創作者本身的價值也因此被稀釋。你舉李安的例子我倒想問:現在的李安究竟是台灣的李安還是世界的李安?當他因為基於其他文化的創作而獲肯定時,難道他不是成為那個文化的創作者嗎?與台灣何干?總體而言,「如何走出世界?」根本就是錯誤的問題,創作者要思考的是:我單純想依附主流文化價值蹭點錢,還是要為在地文化而創作?如果是前者,大可努力讓自己同化,但那絕對稱不上“臺灣”文創;如果是後者,「觀點有限」、「自爽障礙」、「引起共鳴」根本不應該是改善的方向。先想清楚為何而文創才是重點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