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t1 (人,原來不是人)
2019-05-07 22:49:5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lb8YX2-W8
一直很想知道高階工程師(還是駭客?)是怎麼寫程式的,剛好看到這個影片
不過總覺得這種靠 print 跟腦袋除錯的方式很痛苦
後面不斷看影片跟畫出來的圖對照的除錯方式也是,可是這種情況有可能寫測試程式?
作者似乎對 python2 的 print 語法情與獨鍾,錯了幾十次還是常常錯
對 vim 的熟悉度讓人印象深刻
很多次都是改完之後跳錯誤訊息,但通常都很快就排除,這應該是寫程式的常態?
這是否代表即使是這麼高階的程式設計師也很難顧及每個細節,要靠錯誤訊息告知才知
道
如果遭遇錯誤訊息的次數少,會對生產力更有幫助嗎?還是因為遭遇的錯誤訊息多,對
寫出來的程式碼反而掌握度會越來越高?
大家不都是在一次次的error msg中變強的嗎0.0?
作者:
froce (froce)
2019-05-08 07:27:00print、dir、type是三大神器啊。在vim這種純文字ide下,要看變數也只有print好用。然後error message當然要熟,基本功。
作者:
lajji (喇機)
2019-05-08 08:24:00好的習慣可以大大降低debug時間
可能直接看output比下中斷點快吧 大一點的專案就不行了
作者: celen99 (珍惜每一天) 2019-05-08 08:57:00
有經驗才會成長啊!要動手比動嘴好!
作者:
froce (froce)
2019-05-08 10:48:00就dir(object)啊,然後可以看到這個物件下的所有屬性及方法然後看看方法名稱,就可以大概猜出作用。有時候沒手冊翻、又懶得去讀原始碼,靠猜的就能猜到該用啥
作者:
sherees (ShaunTheSheep)
2019-05-08 12:39:00Logging
作者: bookstar07 (書星零柒) 2019-05-10 11:11:00
一份程式第一次run沒error真的會慌XDD
作者:
froce (froce)
2019-05-11 09:23:00哈,沒錯誤的確比較讓人害怕。
作者:
sma1033 (死馬)
2019-05-11 10:48:00「沒有錯誤」:(X) 「有不容易發現的錯誤」:(O)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9-05-11 12:13:00第一次沒錯誤通常是沒有語法錯誤但有邏輯錯誤...尤其是 copy&paste 的時候最常發生
作者: liang1230 (小良) 2019-05-12 22:50:00
明明就有pdb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