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目前在做一個有關心電圖的autoencoder ,希望能重建出心電圖訊號
目前遇到一個問題,由於我的心電圖是透過z-score的方式進行正規化,我發現出來的數
值並不會只有[-1,1]之間
而我查了大部分的網路架構最後一層大多是用sigmoid or tanh function,這樣出來的結
果頂多是[0,1] or [-1,1]之間
這樣會跟我輸入訊號有差異
所以想請教各位大神,這應該要怎麼處理比較好?更換正規化的方式嗎?還是最後一層的ac
tivity function有其他選擇?
那就直接linear輸出ㄅ 用L2 or L1 loss
我是用keras寫,那在model.fit的地方應該怎麼寫呢
就ㄅ要放activation function R…
這個我知道 想問的是關於fit裡面的loss跟 metrics應該怎麼寫呢 謝謝
我在語言使用 spectrogram 時,有用過 log(1+x)效果十分顯著不知道這邊可不可以用看看
您說的log(1+x)是指loss function嗎? 那使用這個跟mse的差別是什麼呢?
作者:
Angesi (小雲豹)
2019-06-09 09:23:00用z-score是正規統計的方式 但會超出-1~1範圍目標:將數值正規化到-1~1之間 梯度最佳化才會穩定。((數值/全距)-.5)*2
A大您好,請問您說的(數值/全距-.5)*2 有什麼參考的資料嗎 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 所以有點不太理解您說的 謝謝
作者:
ruokcnn (Dean)
2019-06-10 18:19:00簡單來說minmax往下移0.5啦概念上來說
其實沒這種規定啦 我之前跑過有問題就是z-score顯著優於-1到1間的norm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