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講這輩子最讓我無法忘懷的老師
那絕對是非 劉興邦老師莫屬
我來自衛道甲班
應屆民國93年時
我的數甲只有44分
因而連醫學系的邊都沒沾到
脫離高中課程多年後
想回來往精神醫學領域發展
但早已對數學不抱期待
遑論考取醫學系
偶然遇到了劉老師
發現他的教學面
非常重視觀念
關於數學
我說不出很漂亮的心得
我知道自己數學不好
於是我決定從基礎好好下功夫
不要好高騖遠
劉老師上課要求學生聽歸聽記歸記
我也放下成見好好配合
我做的只有
上課專心聽
講義的使用面
我知道自己資質駑鈍
加上時間緊迫
我只有把觀念一讀再讀
例題詳解遮起來
能從無到有自己算出來
至於習題
我可能做不到三成
但我有訓練自己審題
那三成是我覺得更能釐清觀念的部分
某種程度也是較有挑戰性的部份
民國100年指考
沒想到數甲我考了92
http://i.imgur.com/JcD2KyX.jpg
從那時起
我知道劉老師這一套適合我
任何術德兼備的老師
在學術面精益求精
在品德面反求諸己
都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但好老師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剛好劉老師是個好老師又適合我
在此
敝人想引用論語顏淵篇第二十一章: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
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
子曰:善哉問!
先事後得,非崇德與?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大意是
孔子教樊遲如何提高品德、消除怨恨、辨別疑禍
這三樣都是心性的修養功夫
要從自己做起
凡事只問耕耘、不計收獲
先檢討自己、不攻擊別人
學習忍耐、不要牽累親人
孔子認為倘能如此
便能積德日新、改過遠禍
這一篇跟劉老師的品德面
敝人認為不謀而合
劉老師曾說
即便道不同
或者厭惡一個人
他從來不在背後批評這個人
如果他當你是朋友
他會當面講
如果他不當你是朋友
他連講都懶得講
有點離題了
回到重考議題
我是因為追隨劉老師
才會造訪立人、力行
感謝兩家補習班的教化
讓我在感情面學到寶貴的人生教訓
但因為感情糾紛、身心疾病
吾人在醫界、補教界已身敗名裂
ptt世界仇恨值很高
與立人、力行已緣盡
感謝還願意給我機會的補習班
真的萬分感謝
最後
感謝我心目中
永遠偉大的 劉興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