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我本來要回板上某篇
談條件,年輕時條件談好了,年紀大後不會變嗎?
最近老媽又在鬧自殺
我和兩個朋友談,兩個說法剛好相反
一個是認識我三年,但都只看到我的問題,很喜歡什麼都檢討我的
他說:多陪伴
(他以前曾說我做得不夠,對老媽不孝)
一個是認識我十年?(椰林時代開始)
他說:你的問題是和她牽絆太多,保持距離就好
以上兩個答案,多陪伴和保持距離,是正好相反的
但看書比較常看到要多陪伴 這是怎麼回事?
(但如果是見多識廣的朋友,可能會很謹慎的說,問題未必是我不孝 嗯,看下去)
這就要從,書是什麼人寫的,開始講起了
電視上的感情名嘴,其實自己感情很糟,這也有例子
而這種人出書會怎樣?
也就是說,上得了台面,受大家歡迎的答案,通常是怎樣
(當名嘴重點就是要受歡迎嘛)
而如果答案很不堪,就不會上台面了
另一個答案就是上不了台面的
有聽過”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吧
會拿自殺當手段的人,如果得到了甜頭,當然會一再使用
就我看老媽的自殺理由(這次是不受老爸重視,老夫老妻的爭吵)
就很像在吵糖吃
分析過吵架的理由後,我覺得老爸是對的
但如果我在第一時間挺我爸,那老媽會覺得很孤單
說穿了,我覺得老媽都五十了,怎麼這年紀反而犯公主病了
這答案非常上不了台面,所以很難說服大家這樣去想
那我就再舉一個證據好了
我聯絡老姐,跟她講這事
我姐會說:別理她就好
如果你認為我比較常回家,較孝順;我姐疏離了,當然這樣講
那聽聽老媽的說法;老媽是認為姐姐比較貼心喔
雖然事實上她一年才回家一次,但她比較有技巧
她常說歡迎我媽去住
但我媽卻會說”體諒姐姐已經成家,去住會讓姐姐難做人,所以不去了”
也就是我姐只要”口惠”,就把我媽打發了 XDDDD
再退一步,如果你以為我姐是真的有不得已的理由,但真的很貼心
那她又何必對我說”別理她就好”,這麼陽奉陰違呢?
反正她發號施令”弟弟你要孝順點”,又不會麻煩到她自己
所以她真的是認為我媽在無理取鬧,不要理她就好啦
好啦,光會檢討我的朋友,總不成這次連我姐都檢討進去
那朋友沒聽我講過其他兄弟姐妹,只一直說我做得不夠,簡直把我當獨生子
事實上我哥三年沒見過老媽了,我姐一年回去一次
我幾乎一週回去一次;而我好像連續兩個月都四點下班了吧..
所以這次我就回老媽(當時她剛用 line voice call 我被我掛斷)
用 line 打字回:我還在公司,我早說過我不喜歡用語音了
全公司還在加班,如果我要講話就要離開辦公室
如果你要講電話,我四點下班後打給你
要不然,姐有四點下班嗎?哥有四點下班嗎?
你應該常和他們聯絡,不是一直找我
我常四點下班,還幾乎每週回草屯
我都覺得我是神了..
說到這,我想我又得開始不回草屯了
反正每次她鬧自殺我就不回家
得要讓她知道,這招是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