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PTT對連先生與柯先生的訪問,問題非常多元;
但,追根重心只有一個,希望這城市,希望城市中的人,呈現如何的模樣。
身旁友人或同學,總會論及羨慕某某某嫁給法國老公,
又羨慕誰誰誰拿到了加拿大公民權,
亦或者到那個人飛到夏威夷生小孩......
每當聽到這些話語時,我總是陷入如黑洞般的思考深淵
法國思想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在"文化再製理論"中提到,
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的巧妙轉換,並利用世代相傳的特性,透過不同策略的制度化,
形成令人稱羨的社會互動網絡。
Bourdieu在《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中指出,擁有較多權力者,
藉由創造社會化的意義,來隱藏其權力關係,
並透過社會化與制度把其權力關係與意義合法化。
甚至,將權力關係注入更多象徵性的意義,結果則造成,
每個時代的主流文化便圍繞在這些階級(經濟統治/政治統治/文化統治)的文化上,
這些主導性質的概念繼續保障文化再製的順利運行,使統治者的地位更趨於穩定。
我們希望待在怎樣的城市,我們期望自己的國家如何,
當然一方面我們期盼政治力能發揮重要作用,
或許屬於草根力的我與你,也能多做些什麼。
我們對於國家的想像,我們對於城市的想像.....
農村武裝青年 "失去記憶的城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GIoMO42Qo
很多人,為了我們腳下踏的這塊土地努力著
很多人,用盡不同方式努力捍衛著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