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gx (teddybear)
2018-01-23 05:40:13https://zh.cn.nikkei.com/industry/manufacturing/28921-2018-01-23-05-00-40.html
https://goo.gl/sFmfiC
鐵路車輛企業正面臨世界性的訂單競爭激化和業務重組難題。以銷售額接近4兆日元的最
大企業中國中車為代表,海外企業正在迅速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競爭力。川崎重工等日本
企業在規模上處於劣勢,要在海外擴大訂單,優勢企業之間展開合作等靈活的戰略不可或
缺。
https://zh.cn.nikkei.com/images/2018/01/0122/0122-12-2-M.jpg
2017年9月,全球第2位的德國西門子的鐵路車輛部門和第3位的法國阿爾斯通宣佈2018年
底整合。鐵路車輛領域將形成銷售額達到2兆日元規模的德法聯盟。全球鐵路車輛「3巨頭
」中的2家合而為一。
此外,加拿大龐巴迪和美國通用電氣(GE)也出現了重組鐵路車輛部門的傳言。
各家企業擔心的是最大企業中國中車的業務擴大。中車2015年由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併
而成。中車獲得了美國波士頓的地鐵車輛和東南亞鐵路車輛訂單,正在擴大海外業務,加
強國際存在感。
一方面,日本企業一直以國內市場為主。日本國內最大企業日立製作所的銷售額還不到50
00億日元,而居第2位的川崎重工則不到1400億日元。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旗下的日
本車輛製造在北美陷入虧損,很多企業在海外陷入苦戰。
在新興市場國家等市場,「交鑰匙方式(Turnkey)」的訂單正在增加。交鑰匙方式是指
,直到開通為止對車輛和信號系統等提供一籃子支持服務的交貨方式。目前,只有日立等
很少一部分日本企業有能力參與競爭。今後,日企通過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等方式提升
國際競爭力將更加重要。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8-01-23 05:54:00整合搶新興市場也沒用 日本鬥價格一定鬥不過中國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1-23 08:17:00turnkey就統包啦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1-23 08:19:00日車本來拿到加州聯合其他州購買130輛雙層客車的單,不過撞擊測試沒過單子丟了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1-23 08:50:00但如果日本市場開放,日企不一定有優勢
作者:
Alica (Torsades de Pointes)
2018-01-23 10:30:00撞測沒過還敢標北美喔 uccu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1-23 11:15:00日車之前為美國通勤鐵路造了些客車,所以聽到撞擊測試沒過也很意外;該不會是加州的標案要求新技術吧...
作者:
a206471 (Lazywanderer)
2018-01-23 11:39:00是說為何美國特別要求撞測,是因為號誌保安落後所以才反過來要求列車的安全防護嗎?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1-23 11:48:00美國還有很多無柵欄平交道
作者:
Alica (Torsades de Pointes)
2018-01-23 12:02:00還有客車跑在荒郊野外的貨運鐵道上..要求貨運業者提升保安太困難 自己堅強點比較實在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1-23 13:13:00歐盟與美國都需要Crash Test 日本好像不用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8-01-23 13:14:00日車:這邊有批新鮮的N700s,現在購買還有團購優惠呦
日本大概撞擊機率低所以沒特別規範撞擊測試?而且就算撞了也是被撞的東西壞掉不是列車壞掉(咦
感覺是日本一貫的設計方向吧質輕皮薄 不太撞 省能源速度也比較快配合日本自己的體系是好的設計
但要外銷就不見得了 畢竟也沒幾個國家可以像日本出車禍的機率這麼低吧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1-23 14:12:00不會發生在自己的體系內 但就很難適應他國體系或要求
作者:
vhygdih (ATJ)
2018-01-23 14:22:00其實也不能說完全不會發生, 西日本那次滿慘痛的, 整個車廂L字型嵌進大樓裡面我才發現原來日本車箱根本就沒有撞擊測試車廂沒那麼神那棟公寓才神
作者:
NCC1305 (火車男)
2018-01-23 17:17:00也不是沒有,開發新車時會有針對駕駛室模組的撞擊測試而且一般的撞擊測試並沒有想到由車輛以側面去高速撞擊的情境
作者: cutec (sasaki) 2018-01-23 20:29:00
JIS對於車體材料的品質、焊接與強度還是會有特定的規範要求。但是業主自己設計時是否要依循什麼規範通常又是另外一回事。2005年福知山出軌事故後曾經也有討論過車體過於追求輕量化對耐衝撞性能的影響,但後續有怎樣的對應改善就不清楚。日車那個美國的雙層車廂雖然碰撞測試沒過,不過通常還可嘗試修改設計、測試方式或說服業主調整規格(Change Order),不過前者要技術或成本(工期與其他增加的開支)合算,而後兩者是要取得業主同意,否則或許還是選擇解約退出會比較好。舉例來說,當初機場捷運列車的碰撞性能與空車重的設計規格都訂比較高,川崎能符合前者的要求,但後者就因略為超重而不符規定,最後還是能與業主達成協議以罰款方式過關。
雙層車沒大樑結構,要耐撞設計比較費工日車棄標應該變黑名單了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1-24 09:16:00本來住友找日車一起標加州的案子,後來日車因為撞擊測試沒過使期程嚴重落後,所以住友後來找西門子收尾日車以前做過美國通勤鐵路雙層電聯車但最高速度只有80mph這批則要求車速要能125mph,或許因此標準變嚴(也可能要求要有新技術)
作者:
mango88 (傻蛋)
2018-01-24 10:13:00日本做的普悠瑪也是不怎麼樣只能賣台灣
廢話嗎...普悠瑪規格是台鐵開的當然只能賣台灣...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8-01-24 11:36:00規格是台鐵開的你要拿去賣馬達加斯加嗎?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8-01-24 12:07:00TEMU系列用的技術有賣到其他國家阿
作者: cutec (sasaki) 2018-01-24 12:23:00
說到普悠瑪,某廠商改善牽引系統故障的方式還真的有點奇特。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8-01-24 13:31:00求c大詳情
作者:
hippo998 (看海的傻瓜)
2018-01-24 18:23:00之前普悠瑪追加訂單,原廠不是愛接不接嗎?
作者:
jk189 (掃地憎-法號兩津)
2018-01-24 18:29:00太魯閣那時候原廠是因為有n700訂單,沒時間幫TRA弄,所以後來才改標單日立跟日車之前日本國內訂單不少,後來消化的差不多才接國外標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