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是對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470064938.A.396.html 討論的思考
考慮到目前板南線及縱貫線接近飽和,北宜新線直接與高鐵連接或許綜合成本反而較低?
如此的優點大概是:
1.能活用目前最大客群是空氣和椅子的高鐵台北-南港路段
分攤目前將近飽和的藍線/台鐵
2.有較高的運能可用來轉移北宜間旅次
3.運行系統較為簡單(避免在南港再度產生七堵那樣的糾結)
4.若延長花蓮則有較明顯的時間優勢
5.在坡度方面可以大幅放寬,高鐵/新幹線可以用3.5%,
比2%就能擊落一堆車的台鐵好多了
關於票價問題,以經方案二且假設頭城-宜蘭間大致平行台鐵試算:
距離(58+14.7=72.7)公里,每公里票價4.009元->
南港宜蘭間票價約290~300元,而目前自強號票價為197元,大約是1.5倍
(且台鐵一直有調漲票價的風聲)
不過高鐵的核定票價似乎以全系統(即約300kph)作為計算標準的,
以距離和線型來看北宜間目前200~260kph就相當足夠,待延伸花蓮後再300kph即可
(即只到宜蘭的話再增速時間減少也不明顯)
那麼以CR的D車次/G車次定價差別來看,打7折左右後就和目前台鐵票價相差無幾了
(甚至考慮台鐵漲價的話,只打8折也是可以接受)
關於設站部分,似乎可如下規劃
南港(現有)
雙溪(有行車功能兼停放工程車)
頭城/礁溪附近(僅二正線附橫渡線,或有股道停放工程車)
宜蘭(僅通過線)
羅東(初期僅二正線及北端橫渡線,若情況許可則預留更大空間)
如此台北-羅東平均站距約18km 仍較九州新幹線博多-熊本長
若仍擔心高鐵過於高價,
則開通初期以標準軌的一般鐵路車輛營運至南港(高鐵)折返似也是另一方案
如此至少能達到較高的速度,(標準軌達到160~200kph相對容易)
且轉乘方面與北宜新線原案差別不大(皆是南港折返為主)
另一個好處是至少開通前可直接以高鐵列車驗證(是否營運則可再議),
不若目前號稱有預留的案子將近完工時發現問題重重而需另尋路廊
反而浪費預留增加的成本
日後若高鐵班距不密,穿插南港-羅東間的區間列車供不同客群使用似也可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