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art (まどか NO.1 \(^O^))
2019-11-23 09:49:44林佳龍「大失言」為軌道建設嗆委員 交通學界群起反彈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31/4182161
蔡政府大選前強推軌道建設,審查制度卻屢爆違反程序爭議。交通部審查委員、淡江大學
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開第一槍請辭委員,交通部長林佳龍今稱「蔡政府大選前強推軌道建設,審查制度卻屢爆違反程序爭議。交通部審查委員、淡江大學
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開第一槍請辭委員,交通部長林佳龍今稱「少數委員決定國家政
策是不正常發展」,遭交通學界群起反彈,許多淡江、台大、交通、成大等軌道專家都反
對中央做法,還說「等著看交通學界未來反應」。
林佳龍今表示,台中市長任內發現台中軌道可行性研究審查會議中,十個委員有七、八個
贊成,但只有一個反對就不能通過,未來交通部應負責鐵道規畫,而非由少數人否決國家
重要政策。
但據林佳龍過去力推的「大台中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在105年底可行性研究審查會議紀
錄顯示,十名委員(含親自出席跟代表出席)就有高達九名委員明示反對建設或提出財務
疑慮要求三思,剩下一名也要求加強資料說明,並非林佳龍所稱「一個反對就不能通過」
。
當時除了張勝雄反對以外,委員林雪花也說「本計畫無詳實資料供審視研判營運收入增加
部分的合理性」,經濟評估各項數據也未清楚明列。委員林旺根建議「是否需投入龐大經
費將全線高架化,建議市府可評估其他方案,朝降低計畫經費方向進行」,還質疑「以目
前政府財政困難,錢應該用在刀口上」。
代替委員李國興出席的黃耀生也說,本案經費龐大,自償率僅15.54%,如考量各種財務風
險,自償率可能更低。委員林繼國也說,報告資料顯示運輸需求不大,計畫為供給導向性
質,需考量土地開發與都市發展的不確定性,該計畫是否具必要性及急迫性應再加強說明
。
連台鐵出席代表都說,對於台中市府提出的山海線運量成長率有疑慮,估算的台鐵淨收入
也不合理。
交通學界向來溫和,但林佳龍所謂「少數委員決定國家政策」的說法引起學界強烈反彈,
甚至包括建築、都計、景觀其他領域學者。不具名交通專家透露,很多淡江、交大、台大
、成大等學者都私下批評,國家政策要愈辯愈明、真金不怕火煉,若有不同論點就應多幾
道程序把關,「怎麼可以對說真心話的學者落井下石?」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批評,林佳龍這次「大失言、失格」,各交通運輸領
域學者都表達反對意見,委員秉持專業做事都可受公評,卻被部長的情緒性發言羞辱,「
等著看交通學界對這件事的反應」。
張勝雄表示,學者專家透過知識協助政府,若有不對之處當然要反對,這也是設置審查委
員會的用意。他並未反對全部的前瞻計畫或軌道建設,但以日本制度而言,若地方政府覺
得建設有效就應自己提案推動,交通部現行做法根本「權責不分」。少數委員決定國家政
策是不正常發展」,遭交通學界群起反彈,許多淡江、台大、交通、成大等軌道專家都反
對中央做法,還說「等著看交通學界未來反應」。
林佳龍今表示,台中市長任內發現台中軌道可行性研究審查會議中,十個委員有七、八個
贊成,但只有一個反對就不能通過,未來交通部應負責鐵道規畫,而非由少數人否決國家
重要政策。
但據林佳龍過去力推的「大台中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在105年底可行性研究審查會議紀
錄顯示,十名委員(含親自出席跟代表出席)就有高達九名委員明示反對建設或提出財務
疑慮要求三思,剩下一名也要求加強資料說明,並非林佳龍所稱「一個反對就不能通過」
。
當時除了張勝雄反對以外,委員林雪花也說「本計畫無詳實資料供審視研判營運收入增加
部分的合理性」,經濟評估各項數據也未清楚明列。委員林旺根建議「是否需投入龐大經
費將全線高架化,建議市府可評估其他方案,朝降低計畫經費方向進行」,還質疑「以目
前政府財政困難,錢應該用在刀口上」。
代替委員李國興出席的黃耀生也說,本案經費龐大,自償率僅15.54%,如考量各種財務風
險,自償率可能更低。委員林繼國也說,報告資料顯示運輸需求不大,計畫為供給導向性
質,需考量土地開發與都市發展的不確定性,該計畫是否具必要性及急迫性應再加強說明
。
連台鐵出席代表都說,對於台中市府提出的山海線運量成長率有疑慮,估算的台鐵淨收入
也不合理。
交通學界向來溫和,但林佳龍所謂「少數委員決定國家政策」的說法引起學界強烈反彈,
甚至包括建築、都計、景觀其他領域學者。不具名交通專家透露,很多淡江、交大、台大
、成大等學者都私下批評,國家政策要愈辯愈明、真金不怕火煉,若有不同論點就應多幾
道程序把關,「怎麼可以對說真心話的學者落井下石?」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批評,林佳龍這次「大失言、失格」,各交通運輸領
域學者都表達反對意見,委員秉持專業做事都可受公評,卻被部長的情緒性發言羞辱,「
等著看交通學界對這件事的反應」。
張勝雄表示,學者專家透過知識協助政府,若有不對之處當然要反對,這也是設置審查委
員會的用意。他並未反對全部的前瞻計畫或軌道建設,但以日本制度而言,若地方政府覺
得建設有效就應自己提案推動,交通部現行做法根本「權責不分」。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19-11-23 10:08:00
林佳龍搞不清楚立法委員與行政首長的差別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9-11-23 10:21:00會提出台中山手線這種計劃的人當交通部長本來就很奇怪了
作者:
kutkin ( )
2019-11-23 10:30:00山手不就包裝而已,胡也有提另一個名稱不同
作者:
lyi33tw (xxxx)
2019-11-23 10:31:00兩邊都各打50大板啦。這些學者有料的有幾個?還不是一些交通幫
作者: zzzz8931 (肥宅) 2019-11-23 10:37:00
不具名交通專家,誰
作者: mash4077 2019-11-23 10:38:00
盧市長表示支持山手線,並請中央全額買單...
外行部長放火了 不知道未來會燒多大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
h54889 (崩壞的豆芽菜)
2019-11-23 11:28:00不具名的專家是誰啊 還是又是空穴來風?
學者專家意見當然要聽,正常情況應該是學者提出建議,例如路廊怎麼改怎麼招商怎麼跟車站聯合開發,增加整體效益。但這幾年下來,有些委員擺明了你怎麼改我就是覺得效益不足沒必要興建!結果論就是自從2012定這個審查要點開始,沒有一個立體化通過!他說他沒有反對全部,但事實就是現有的計畫全部動彈不得,可能是他支持的還沒有被提出...
現實就是這些投資真的很難達成預期的效益吧......
作者:
kutkin ( )
2019-11-23 11:46:00人家教授耶,刁學生習慣了,你要他提做法
作者:
sayin ( )
2019-11-23 11:47:00應該是現在檯面上提的根本就不成熟,只是炒短線,可是政治人物沒辦法等成熟方案再推動,這是實務與學術的差異
作者:
kutkin ( )
2019-11-23 11:51:00就算是現在張勝雄還是會抱怨高鐵設站偏僻如果當時卡在設站,那我看現在都沒通車
如果真的不需要,為何很多地方不分藍綠都支持,簡單說就是用天龍人的腦袋,當然不了解地方需求,也不會有整體國土開發觀念。
作者:
vespar (布藍寶125)
2019-11-23 12:03:00作者:
kutkin ( )
2019-11-23 12:10:00就都美系的 不是留美 就是老師是留美所以他在反對宜鐵高架 認為台鐵改善號誌就好
鐵路立體化後,都市真的縫合了嗎?班距真的捷運化了嗎?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19-11-23 12:20:00政府要硬幹就不甩學者,不想做就推給學者反對。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9-11-23 12:24:00其實就跟黨用環團一樣,不想蓋時就叫特定環團出來反對就好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9-11-23 12:28:00哈哈,說學界沒軌道專家,出來罵的都不是專家的,去看看每次履勘委員是哪些人在幫忙背書扛責XD
作者:
labbat (labbat)
2019-11-23 12:52:00還好是綠的專家,否則先打黨國餘孽再說
作者:
rerun (禮讓)
2019-11-23 13:04:00台鐵集結反膠布
作者: mash4077 2019-11-23 13:05:00
理論與實務本就各有立場,學者不也需要參與公共事務、累積實務經驗來優化理論...
前幾篇我就說張教授根本是反立體化的還被質疑,請他們PO出教授支持那些軌道建設也沒人PO,所以我說他根本就在找碴有錯嗎?今天就算桃園沒被硬改地下化,他一樣會雞蛋裡挑骨頭啦被扣反建設的帽子真的只是剛好
去擋捷運才是反軌道建設吧,鐵道立體化本身(不含增站)對於該軌道系統來說根本沒啥增益,反而是對交會道路車輛有利這種概念不就跟為了不要妨礙車流而去建人行天橋或地下道一樣的意思嗎
樓上,你知道你PO的那篇文,那位教授就用錯誤資訊誤導人了嗎?
作者:
urban01 (籤率~)
2019-11-23 14:03:00國內的運輸學者程度本來就很差
我說的是不從外部效益來看,對軌道系統營運本身效益有限,那兩個車站也不是我舉到的,請不要斷章取義歡迎你從班距、容量、服務水準、營運成本等方面舉出立體化對軌道營運有哪些效益
立體化從來就不是為了縮短班距,你這要求就很像去必勝客抱怨沒有賣大麥克一樣
立體化消除平交道不光是紓解道路壅塞,對列車本身而言也可以提速,你大概不知道列車通過平交道有限速吧防水患方面,高架化無庸置疑,地下化目前也只淹過一次,平面則幾乎年年淹
部頒訂的審查要點就說明,立體化是所有方案都不宜的時候,才要進行立體化。
作者:
yahoog (yahoog)
2019-11-23 15:23:00地上地下不重要,儘快蓋個像樣好用的車站才是重點
不具名根本就沒參考價值 不然 具名給我們看看是哪些人這幾年的軌道建設是哪幾個人在審定的 我很想知道
作者:
rerun (禮讓)
2019-11-23 22:06:00林佳龍的體道就是所有車站都高架
作者:
kevinl (kevinl)
2019-11-23 22:58:00找敗將來做交通部長 政治酬庸
就算該學者有些奇怪的錯誤說詞,個人覺得現任的交通部長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大外行
作者: wholespace (Noway) 2019-11-24 07:43:00
大撒幣政策被擋,不思考政策的溝通與辯論,反倒埋怨起不想背書的人這個政府就是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作者: mash4077 2019-11-24 09:20:00
個人意見不等同於事實真相...
作者: chienming40 (兔崽子) 2019-11-24 10:42:00
不是一直都少數人決定國家政策嗎.女皇一聲令下就ok了.程序還沒跑完院長就定案高鐵延六塊厝
作者: mash4077 2019-11-24 11:26:00
鐵道局在2017年底就已提送「高鐵延伸屏東新闢路線可行可行性研究」...
1.您是部長不是立委好嗎? 2.內文有重複貼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