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型列車的編組構成結構很類似
都是 ED-EM-EP-EM,然後以兩組營運行駛
但是編號規則卻有不同
太魯閣是
TED-TEM-TEP-TEM
1001-1001-1001-1002
1002-1003-1002-1004
太魯閣的特色:EM車沒有分AB
普悠瑪是
TED-TEMA-TEP-TEMB
2001-2001-2001-2002
2002-2003-2002-2004
普悠瑪特色,明明都分成EMA和EMB了,但A和B硬是要數字分開
但其實即使是太魯閣號沒有分AB
實際上兩種TEM設備也是會不一樣吧?光是其中一組TEM需要和另一個編組連結
另一組TEM只是組內編組就不一樣了
台鐵在買太魯閣號時,是想單純以奇數和偶數區分TEM的不同嗎?
到普悠瑪時,多加了AB來區分,但是A只會配奇數TEM,B只會配偶數TEM
這當初是怎麼玩的啊?
導致每次如果要查編組,如果看到的是TEM號數,都還要除以二才知道正確編組
不過800型就改進了
ED-EMA-EP-EMB
801-801-801-801
EMA和EMB都是同編號,都直接分AB了,為何數字還要分開?
所以這點在800就有改進
台鐵在買太魯閣時,難道沒想過兩種TEM其實是有差別的嗎?
買普悠瑪時更奇怪了,都知道要區分AB了,但是編號卻是1A2B3A4B這樣 明明可以1A1B
不然區分AB的實益在?
不會到800才忽然想到這點吧?
其實別說這幾型車
過去的柴聯也是啊
為什麼柴聯的中間車車號不能和前後一致
偏偏要搞 DR3101-DR3151-DR3102這樣
用DRA3101 - DRM3101 - DRB3101 這樣判斷車號不是比較容易辨識嗎?
還是說台鐵對於車輛編組的辨識性
到EMU800才終於想到最容易辨別的方式
在800之前都搞很複雜的數字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