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帝冠火車站 19年後回家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5771922?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2021-09-26 04:58 聯合報 / 記者王慧瑛、林巧璉、王昭月/高雄報導
建於一九四一年的高雄車站,重新移回中山、博愛路的城市中軸線上,未來將成為高雄的
新地標。記者劉學聖/攝影
宮崎駿動漫「移動城堡」名聞遐邇,高雄也有一座「移動車站」,歷經十九年歷史軌跡,
今天終於要重回城市中軸線,它就是具有八十年歷史的高雄帝冠火車站,蔡英文總統、監
察院長陳菊及前後任市長今將出席見證。學者指出,別只把高雄驛當成象徵圖騰,它是一
座活的城市博物館,政府與公民都有責任讓歷史完整呈現。
高雄鐵路地下化後地面規畫為綠園道。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市府原定日前舉辦願景館璀璨光雕秀,但因強颱延期,好事多磨。遷離十九年的「高雄
驛」(願景館)今年八月廿二日啟動復歸作業,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回家」,昨晚暖身舉
辦光雕秀,未來將以「高雄門戶客廳」之姿重新屹立。高雄市長陳其邁引用滅火器歌詞中
的「海風吹呀吹,高雄就要起飛」,描述迎回高雄驛的雀躍。
回到二○○二年,時任高雄市長謝長廷帶領市民唱著「再會啦!車站」送走末班車,陪伴
老車站卸下職務,建物向東南方平移八十二公尺蛻變成「願景館」,創下全台最大文物的
遷移紀錄。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一步步完成,沿線地下道、陸橋退場,老車站終能亮麗回歸,今年九
月間,先向北挪移四點八公尺,之後向西挪移五十七點八六公尺,現已回到中山、博愛路
中軸線,比搬動前位置稍微往南,一樣面中山路,預計今年十二月底完成定位。
高雄帝冠火車站被列為歷史建築,新車站工程也如火如荼推進,十層商業大樓、十一層旅
館大樓工程正在興建,目標是二○二五年完成高雄車站整體工程。陳其邁說,鐵路地下化
後增加相當八座中央公園綠地面積。
「再會是為重逢,遷移是為了重返,保存是為了新生」。高市副市長林欽榮說,二○○二
年他是高雄市工務局長,當年為爭取保留車站建築,數次在市政會議論辯,終於成功說服
謝長廷向中央爭取預算,「保留建築需增加一億預算,城市文化記憶比一億更重要」。
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說,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前身是奧賽火車站,值得台灣借鏡,期許高
雄老車站能注入更多活力與想像,如此有重量感空間,需要更具深度規畫。高雄大學建築
系教授陳啟仁表示,從高標準文化資產保存來看,車站周邊站體無法被完整保留,難免仍
有遺憾,歷史建物之所以重要,除了反映歷史真實,場域精神更需要被重視。
鐵道局南工處正工程司張維舜說,城市發展不只是增加更多光鮮新建物,能否留住老記憶
也是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