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鐵列車分級以車廂種類作為依據 等級的命名就直接使用於列車名稱
同時愈高級的車廂通常開愈快的車 因此調度上常以高級列車為優先
而復興號車廂或是區間車編組拿去開直達車是後來的事情了 當作例外吧
現今有個列車等級叫自強號 當然會用自強號的名稱開行班次
改個列車名稱跟票價還要立法院三讀 感覺很沒有效率
還會因為公益性質被立法院杯葛漲價提案 不過票價本身不是這次討論重點
以現在框架下可以在「自強號」這個等級之下列出各種不同的名稱
太魯閣號跟普悠瑪號都是如此 這兩個名稱也可視為品牌名
(掛品牌名或許也可以加價?像是「普悠瑪附加費」)
同時也考慮英文翻譯 自強號採用Tze-Chiang Limited Express
莒光=Express 復興=Semi Express 容易看出等級高低
可是普悠瑪品牌名跟莒光剛好都是XXX Express
如果改叫Puyuma Limited或許會好些 幸好莒光即將廢除不會再有這麻煩
(JR東:特急成田エクスプレス=Narita Express Limited Express???)
台鐵現在列車等級與名稱是這樣:
等級:自強號(Tze-Chiang Limited Express)
名稱:自強號、太魯閣號(Taroko Express)、普悠瑪號(Puyuma Express)
其他適用服務:莒光號商務車廂
等級:莒光號(Chu-Kuang Express)
名稱:莒光號
等級:復興號(Fu-Hsing Semi Express)/區間車(Local Train)
名稱:復興號、區間車、區間快車(Fast Local Train)
等級:普快車(Ordinary Train)
名稱:普快車
等級決定票價,列車名稱與等級不需要相關但絕大多數與等級相同
其中自強、莒光、復興亦分類為對號快車,自強與莒光也用過特快後綴
以前曾使用過的列車等級與名稱舉例:
飛快車、光華號、觀光號、對號快、平等號快車(平快車)
若要簡化列車分類可以如下:
等級:對號特快(Limited Express)
名稱:自強號、太魯閣號、普悠瑪號、飛快車等
重新採用飛快車一詞可以避免莒光復興的政治爭議 還能如騰雲座艙有復古風?
(騰雲座艙屬於附加服務而非列車等級)
等級:對號列車(Reserved Seat)
名稱:莒光、復興?對號快?區間快?或是舊自強改分類於此?
車廂服務比普通列車好 或速度不及對號特快之對號列車
等級:普通列車(Ordinary/Regional)
名稱:普通(Local)、普快(Rapid),或以營運系統編號(A~、1~、A1~、R(E)1~等模式)
可以標準化停站與營運區間的話 營運系統編號會是最省事的方式
因為不用煩惱怎麼為各種快慢非對號車模式取中英文名稱
乘客辨識也較容易 像是A服務只停某些站 C/E服務會各站皆停且C跟E終點不同
如需預留未來部分常態列車更高級也更高價
等級:高級特快(Prime Express?)
名稱:XX號(英文翻譯視情況)
~~~~
另外補充一些詞彙知識
regional (adj.) 地區的、區域的
local (adj.) 當地的 (n.) 慢車
limited (adj.) 有限的、少量的、限定的、定量的、定時的
express (adj.) 快速的 (n.) 快車
rapid (adj.) 快速的、迅猛的
fast (adj.) (速度)快的、迅速的、敏捷的
ordinary (adj.) 普通的、平凡的、一般的
急:1.緊要、迫切 2.沒有耐心 3.快、猛、迅速 4.嚴重、危難的事
快:1.迅速
速:1.快、急
迅:快捷
行:1.走 2.駕駛 3.做、從事 4.可以 5.流通、通行
台鐵的區間車感覺是參照了歐洲的regional(或當地語言對應詞彙)
但翻譯不盡準確 反倒很像是只營運整條路線一部分路段的班次
卻有幾班車是營運整條山線海線宜蘭線等線全程路段的班車也叫區間車
區間快Fast Local當然是亂翻 Express被對號車用掉之下還能用Rapid
雖然英文少見rapid train的用法 不過有rapid bus 因此是個可行的翻譯
(如SF MUNI公車有些路線分普通跟Rapid 後者編號為R字尾 路線大致一樣但不站站停)
中文的急也有快的意思 但不是最主要的用法 大多是緊急(urgent/emergency)之意
所以用中文就不能學日本直接用急行跟特急(特別急行) 聽起來很像在 趕路?
倒是在日本鐵道公司網站上可留下特急之名 不需要翻譯成特快(對應中國鐵路?)
反而成田特快會與不對號又不用加價的中央特快跟青梅特快等混淆
傍晚在傍晚前打完一篇文
by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