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

作者: semih (Sayginer)   2023-08-30 21:11:31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7404957
2023-08-30 16:22 聯合報/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清代鐵道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 鐵路地下化恐延?
桃園捷運綠線G07車站工程在台鐵桃園車站地下挖到清代鐵路遺構,市府8月中召開考古遺
址審議會,結果今天公布,確認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對此,鐵道局和桃園市捷運工程
局憂心恐影響鐵路地下化通車時程達4至5年以上。文資團體則強調,文資保存與工程延宕
沒直接關係,後續將推動鐵道遺構成為市定遺址,並早日和車站共存。
捷運綠線G07車站2019年9月開工後,陸續發現40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文物、清代鐵道遺構
和日據時期鐵路基座等,遺構範圍除了施工中的G07站,也擴及桃園鐵路地下化沿線工程
。文資團體擔心「桃園舊火車站及鐵道遺構列冊考古遺址」被解列,趕在8月15日審議會
前到市府陳情。
審議會今發出紀錄公告,決議確認鐵道遺址等從被列冊進入到指定遺址的審議程序,由於
列冊追蹤審議範圍涵蓋G07車站、桃園鐵路地下化工區,約有9筆地號、面積約3.8公頃,
進入指定遺址審查程序後,文化局將辦理文化資產評估、辦理現場勘查。
「文資身分若確定,確實會影響地下化工程進度。」鐵道局北部工程處表示,目前鐵道遺
構僅進入指定遺址審議程序,尚未成為指定遺址,影響時間和範圍還無定論;鐵道局屆時
會送計畫書到文資委員會,盼挖掘文資過程同時施工,但若文資委員會認為需優先處理文
資部分,影響程度就會擴大。
捷工局長劉慶豐表示,鐵道遺構占G07車站工區面積不大,就影響工程進度2至3年,鐵路
地下化後桃園車站範圍長近600公尺,寬近40公尺,涵蓋範圍廣,進度可能影響4至5年以
上,若遺址還要原地保留,鐵路地下化進度恐近乎停擺。
「搶救清代鐵道遺址小組」成員林岳德、藍博瀚強調,遺址早就發現,政府遲遲不願規畫
,現在卻說延宕工程進行,如此說法並不公道。
2人表示,遺址進到指定遺址審議程序後,盼能早日成為市定遺址、甚至是國定遺址,獲
得更妥善的照顧;未來除了推動現地保存,也希望遺址能與地下化後的車站共構,達到雙
贏效果。
作者: zxcc79   2023-08-30 21:14:00
哈哈哈
作者: hunng5 (阿豪)   2023-08-30 21:17:00
結果還是要共存 不要異地保存
作者: lawyer94 (背包客)   2023-08-30 21:38:00
維持現狀
作者: DJYOSHITAKA (Evans)   2023-08-30 22:26:00
笑死
作者: hn9480412 (ilinker)   2023-08-30 22:32:00
還有77年可以慢慢蓋
作者: vespar (布藍寶125)   2023-08-31 00:12:00
趕快挖起來放到台鐵倉庫阿 只想原地保存的話文資團體就是在講幹話吧
作者: ELYC1x (u4tp6)   2023-08-31 01:18:00
第二段是在亂唬什麼,當大家都白癡?文資最好不會影響進度遺址早就發現,難道不用挖掘探勘,再做後續分析調查?如果是要求原地保存,那乾脆取消這段立體化牽回原址維持平面好了,也不用再講改回高架就能解決這種幹話
作者: opie (giddy)   2023-08-31 02:00:00
清朝鐵路也才100多年前的東西也能當古蹟?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3-08-31 02:11:00
清朝的東西是值得當古蹟啦,不然日治時期東西拆光就好啦是原地保留沒有意義,還講不影響時程這種幹話
作者: rocky9137 (金先生)   2023-08-31 06:41:00
留一堆沒用佔空間的東西 浪費時間
作者: yoshi412 (天翠小智)   2023-08-31 07:28:00
是說 印象中北捷的北門站也有挖到類似的清朝遺構 不過北捷的做法是選擇保存+站內展示 北捷都可以做到了 桃園又為何做不到呢?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3-08-31 07:31:00
這群人要求的是現地保存…
作者: semih (Sayginer)   2023-08-31 07:44:00
作者: JHENGKUNLIN (JHENGKUNLIN)   2023-08-31 07:44:00
空間問題吧
作者: semih (Sayginer)   2023-08-31 07:46:00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7405930北捷經驗 遇遺址先搶救文物https://udn.com/news/story/7324/7405920 記者更新內容
作者: buslover (SingleForever)   2023-08-31 19:35:00
百年建設 建設百年 百年建設 建設百年 百年建設 建設百
作者: bking (哲)   2023-08-31 23:29:00
百年和一百二十年看起來就沒差多少了
作者: andy810625 (瘋子凱)   2023-09-01 00:19:00
日本有類似狀況的就這幾年出土的高輪遺構...
作者: neksa602 (cojilm)   2023-09-02 11:20:00
不是都被灌漿灌掉了嗎上面說清朝不是古蹟的真的好笑 留日本的酒瓶有比較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