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看了兩天的澄清湖比賽,除了惋惜了義大沒能乘勝追擊拉開勝差,和看到阿樂拿到
今年首勝。內心比較有感覺的,就是現場啦啦隊的加油方式了。
大叔我是元年的虎迷,當年因為是學生,所以也比較常跑球場看球(聽廣播比較多)。
後來發生了幾個事件後,我也漸漸的淡出中華職棒。
去年公司莫名其妙的入主了義大,在愛屋及烏的心情下,我也開始關注中職。
所以大叔我,也只能用童年的記憶,來和這兩天的感覺做個比較。
早年職棒的現場氣氛,肅殺之氣很重,不同陣營壁壘分明,各自坐在所支持球隊那一側。
加油道具五花八門,除了現在還看得到的喇叭,大鼓外。大鑼,汽笛喇叭,沖天炮
也是必備的道具。而加油口號的表現,更是俗又有力。簡單說,非我族類,就是敵人。
而今天的球場,除了硬體環境的改善,軟體的多樣性(球場還能烤山豬)
最重要的球迷素質和看球氣氛,也都有高水準演出。
但平心而論,對於義大應援團(官方?民間?),個人還是有些小小的建議。
1.是否需要每位球員都有自己的上場主題曲?
個人覺得,好像除了中心打者的歌比較威外,有些球員的歌還蠻難配合加油。
如果有類似大師兄那種加油方式,應該很棒。
2.犀睛女孩在場上的時間應該久一點!
一個球場的重點除了球員的表現外,這群可愛的姑娘也是一大賣點。
考量她們休息的權利後,是否可以採取分批休息的方式,讓場上隨時都有女孩們呢。
3.應援團隊長的口號,不要用負面的表現。
當對方投手被打下場時,放的歌有取笑的感覺。另外在我方兩好球時,用便當這口號
,好像也 不是很恰當。畢竟,各隊球員之間都是好朋友,看雙方在壘上也是有說有笑
的。所以多用正面鼓勵自家選手的口號,例:RJ大叔的口號就真的很有穿透力。
4.應援歌曲的獨特性要更豐富~
這點我真的覺得Lamigo做得很棒,電視上看桃園主場,女孩們和球迷一起跳,一起唱。
那畫面真的會讓人起雞皮疙瘩。
說了那麼多的廢話,也僅僅是這兩天看球的一點個人小小心得,剛好看到這標題。
頓時有感,所以亂入發發廢文。太久沒看球了,還各位資深球迷海涵。
最後,預祝義大能拿下今年總冠軍,讓我也能體驗在球場丟絲帶的快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