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日本這類暫定兩線道的高速公路其實也很有爭議,一旦車禍致死率相當高。
偏偏這樣土地收買4線道,新開闢2線道,未來車流量增加再另行拓寬的方式從1960年代中央
自動車道開闢時就存在了。
起初中央自動車道和名神高速、東名高速道路一樣是以中央高速道路稱呼之,但當年暫定2
線道規格使得害怕肇事率意外提高,於是把名稱改為中央自動車道,即使1980年代以後中央
道早已全線4線道以上,但當年的中央高速道路已不復存在。
後來日本高速道路在法律上的真正名稱也都是自動車道,如東名高速道路在法律上稱呼為第
一東海自動車道。
有點扯遠,但日本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已通車高速公路為此種形式的暫定2車道。(
其他也有類似的暫定4線道的新東名高速道路、新名神高速道路、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
此類高速道路大多數存在於預設交通量低於10000/日的路段,好不好,實際上當然問題也相
當多。但現今作為(或曾經)主要高速道路的中央道和中国道也曾有大量路段為暫定2線道
,後來才全面拓寬為4線以上。
安倍政府大約從去年開始陸續提出要進一步拓寬目前仍是暫定2線道的高速道路。
當然要讓日本高速道路全面4線以上可能50年內不太可能完成,所以一樣是分批拓寬。過去
拓寬較為消極,2009-2012年之間還曾有大量準備拓寬路段被預算凍結。
安倍這次大規模拓寬算是睽違20年日本全面一次拓寬高速道路。比較重要的有看到今年剛完
成約40公里拓寬路段的東海北陸自動車道。
此條甚至有成立全面4線道化的計畫,因180餘公里共有57座隧道,不乏超過10公里的飛驒隧
道,未來剩餘70公里拓寬成4線應該算是暫定兩線的高速道路最有挑戰性的一條。
日本目前因應2020年東京奧運,算是我關注日本高速道路建設10年多以來最為積極的一次,
尤其目前新東名和新名神土建6線道道路段共計180餘公里預定明年前拓寬為6線道。
台灣唯一有可能以暫定兩線道施作的高速公路就是很難實現的國六霧社-花蓮,按照台灣開
車素質,暫定兩線道絕對會造成極大的交通問題。
韓國過去也有此種規格,但隨著88號奧林匹克高速公路拓寬為4線後,暫定2車線在韓國已走
路歷史。
至於日本,應該2060年都還可以看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