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標線型人行道主因應該是便宜、施工快速。(可以算是某種tatical urbanism?)
另外,有些巷弄狹窄,實體人行道可能讓消防車行駛困難
https://goo.gl/maps/W9RCfHTYDuJhdRi1A
以我個人感受,在巷弄有實體分隔的人行道當然是最舒服的,但若車速<=20kph的情
況下沒有實體分隔,直接跟汽機車互動還算可接受啦。現實上巷弄臨停不少狀況有必
要性(裝卸貨等),也不容易就近設置指定裝卸貨車位。
因此,我認為很重要的是低速限&實體減速設施(減速丘,路口設置減速平台等) 確
保人車能夠安全的互動。就算有實體人行道亦然,因為行人有時需要穿越到另一側。
可惜台北對於控制巷弄速度沒有太多做為 (只會地上噴30)。
然後也該檢討30kph是否適用所有巷弄啦。 國際上多數交通寧靜區是30,但視路
寬、人潮多寡、道路用途、視線等各種因素也經常更低。
也許原則上有實體人行道的訂30kph,只有標線型的20kph之類(?)
我的結論是夠寬的路,建議標線型人行道做為暫時性設施,再逐年以實體人行道取代。
不夠寬的路就以控制速度為主,輔以標線型人行道。
P.S.
現行無論速限多少,一律+10kph才開罰,但30kph跟40kph撞人致死率差很多。寬限值可參
西北歐國家降低或是以速限百分比。
雖然說巷弄應以交通工程手段為主,警察執法效率太低。
寧靜區的速度控制應該以減速設計為主,測速太難了ㄟ我發現我只是完美repeat你的最後一句...
如果你家有汽車車庫,而你家前面被做實體人行道,你會做何感想?
作者:
FallenWYN (banana man)
2020-06-01 23:22:00作者:
hakkiene (努力中~~~|||~~~)
2020-06-02 00:00:00當然是有坡道 台灣也是這樣做
作者:
XDylan (初心者)
2020-06-02 00:24:00講得好像車庫跟人行道互斥一樣XD
停在自家騎樓的假車庫當然不用做坡道你把一樓當車庫真的停在圍牆內再來戰其實日本那種設計也很不好. 正常人是沒差還不如不用加高一路平的就好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20-06-02 01:50:0030在巷子裡很低了 拜託不要再調低 不如減速丘多弄一點比較實際
作者:
FallenWYN (banana man)
2020-06-02 02:48:00泰國巷子就普遍設饅頭,騎起來金及賣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20-06-02 09:18:00比一堆改管製造的噪音好吧 巷子順便科技執法取締噪音車吧 一個晚上可以聽到上百台改管的汽機車 吵死
作者:
BillHuang (能登かわいいよ能登)
2020-06-02 11:16:00不去登記車庫還想要坡道
作者: eamil5566 (眞˙阿湄五六) 2020-06-02 21:33:00
荷蘭不做減速丘的地方直接在巷弄設固體路障,要你彎來彎去行駛強迫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