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1彰化段拓寬今全線通車 可望洗刷「國道最塞路段」汙名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776626
2021/12/22 11:55
〔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不再塞!高速公路局今年5月針對國道1號199公里彰化到210公
里員林雙向路段實施拓寬,全線工程趕在明年元旦前完工,並於今天開放通車,原有雙向
6車道增加為8車道,沿線雖無路肩,但增加8處避車彎供車輛緊急停放,可望一掃國道最
塞路段汙名,對於即將到來的2022年元旦及長達9天連假的農曆春節,皆可望有效提升行
車速率,解決該路段逢重大節慶就塞車的夢魘。
國道1號彰化到員林路段,長年來每逢假日就塞車,被用路人冠上「國道最塞路段」或「
慢速公路」稱號,高速公路局今年5月間針對彰化至員林雙向路段實施拓寬改善工程,南
北雙向從原有各3車道,增加為各4車道,還為此拆除沿線3座跨越國道車行陸橋。
高速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副分局長楊淑娟指出,這11公里長路段原訂2022年1月27日
農曆春節前完工通車,在施工單位兼顧品質與日夜趕工下,先在上月9日完成埔鹽到彰化
北上路段、埔鹽到員林南下路段拓寬工程,並開放通行,剩餘路段則在日前完工,並於今
天全線開放通車,較原訂工期提早近1個月。
楊淑娟說,該路段是依原有路幅施工,取消路肩,將南北各3線車道拓寬為各4線車道,每
1個車道則從原有3.65公尺,縮減為3.50公尺。由於路肩取消,沿線11公里長路段設置8處
避車彎,至於沿線拆除重建的3座車行陸橋,預計2023年2月完工,屆時會在橋下再新增5
處避車彎,供用路人遇緊急狀況時使用。
本報記者今天實測發現,彰化員林段拓寬後的路面相當平整,儘管4線車道寬度各縮短15
公分,但不影響行車動線,施工拓寬期間每天的塞車問題也全數解決,行車相當順暢。
有用路人認為,該路段拓寬後,率先迎來的將是明年元旦,以及緊接著到來的農曆春節,
南北各增1個車道,可望徹底解決他們在彰化路段塞車的噩夢。
3車道+1輔助車道靠近交流道有沒有單側虛線限制匯入匯出?
以前鼎金到楠梓是四車道,現在變3+1不知道是好是壞
作者:
r30385 (天空藍)
2021-12-22 21:50:00沒用 還是一樣塞爆
減路檢變車道,爛死了!不實際拓寬增加車道,把路肩當作車道,怎麼可以這麼爛?
作者:
KMTGG (國冥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21-12-22 22:23:00越拓寬越多車上去一起塞 美國都示範過了 5號公路LA那段6個車道一樣塞到爆 整天講台灣地狹人稠結果還那麼愛美國大公路主義 真可憐
不拓寬的原因是因為高公局不想花時間在拓寬工程上XD想要立即見效快速啟用 然後就變出這種東西了(
作者: xxes112624 (天兵人) 2021-12-22 23:17:00
還是認真評估后里員林高架比較實在…
作者:
GWang (鄉民9527)
2021-12-22 23:26:00這11公里是不是變成國道非隧道最長的無路肩路段?
乾脆國道高速公路全線路肩改成車道算了,設計規劃者應該判死刑
彰化段會塞車就是國3跟台76大車流造成,拓寬效果有限
路越寬越多車上去塞→阿不就提供更大運能,邏輯死了嗎?
直接拿路肩顯然是成本考量,阿母斯特丹南側A10也有類似做法,只是是用燈號控制路徑開放。但跟一般台灣路肩開放不一樣的是經過交流道可依照指標無視槽化線,續行主線路肩。路拓寬還是一樣塞的邏輯在於,會有人其他道路甚至其他運輸模式轉移過來或是本來避開塞車時段,甚至懶得出門的人都擠來用新增的容量,關鍵字 induced demand
作者:
edos (DOS)
2021-12-23 12:29:00越拓寬越多車上去一起塞?? 那不就達到目的,拓寬就是要加速車流量的消化
作者:
KMTGG (國冥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21-12-23 12:32:00就是越拓寬越塞啦 只會讓原本繞路閃塞車的回來走那段而已台灣擁車比例那麼高 就算全面6線道我看那些原本的瓶頸段一樣還是會塞 問題是都講說台灣地狹人稠 那有可能嗎?地狹人稠還要學美國大公路主義…提升大眾運具降低擁車率 擁車成本要提高才會根本解決問題 台灣擁車的成本實在低到不可思議
作者:
edos (DOS)
2021-12-23 12:33:00那兒來的愈拓寬愈塞?國二拓寬我天天開沒有感覺更塞啊汐五高、五楊高拓寬國一,也沒有更塞的感覺拓寬道路增加道路容量會"更塞",那代表要有比現在更高的車流量,那裏來的每次道路拓寬就等量暴增這些車流量來??大眾運輸一直有在蓋啊->但動不動就被酸會虧損,不該浪費錢蓋台灣根本是小公路主義,桃園人聽到大公路主義? 會淚崩~~
我覺得彰化有點尷尬,人口密度不高也不低,鐵路也不發達。高人口密度的台中要規劃捷運或輕軌路線計畫相
作者:
KMTGG (國冥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21-12-23 12:43:00好 我更正為「一樣塞」國字博大精深 本人香港人 對國字沒深入鑽研 用字較不精準
也沒有一樣塞吧,周邊生活環境的道路拓寬之後大部分都比過去更快時間能消化掉車流。
作者:
KMTGG (國冥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21-12-23 12:47:00反正已經開通了等驗證就知道了還有台灣確實就是學美國大公路主義 台灣都可以犧牲掉人行道拿來換成車道了 不是大公路主義不然是什麼…歐洲人本主義的概念是先有人行道才有車道 例如香港就是人本主義 沒人會講香港是大公路主義
台灣滿奇怪的點在於,說大公路主義...但是快速道路斷點一堆,嚴重降低運輸效能。說不是大公路主義,偏偏設計上幾乎沒有把行人跟慢車當人看過(甚至排擠範圍到機車),那麼衝突的例子放在世界上還真是很少見
如果要讓彰化脫離大公路主義,可能要把全彰化的道路跟公車系統砍掉重練了。減少國一車流最簡單的就是提高壅塞路段跟時段的過路費,但我覺得台灣應該沒有政客願意當黑臉
作者:
DDJJ1069 (DJ Tom)
2021-12-23 13:13:00車道跟人行道的關係...充其量只是看孰重孰輕,怎麼會是大公路主義,人家老美的馬路大部分都有人行道耶 XD把台灣犧牲人行道去換車道說成大公路主義,也太可笑
作者:
ek252 (earth k)
2021-12-23 13:20:00台灣只是"小行人主義",路小的城市一拖拉庫。小行人主義的台灣,很多馬路不是沒有人行道,就是人行道很小、很爛,上面一堆奇葩的障礙物(植栽路樹、電箱、機車格、ubike站..等)。我都不懂這倒底是人行道還是人行越野障礙道
國二應該是因為疫情沒人出國,當然不塞啊!拿國二出來解釋真的不適合
作者:
edos (DOS)
2021-12-23 13:31:00國道二號拓寬都已經快10年了,又不是才開這1-2年的事要說這1-2年,車流量還略增,因為疫情關係,開車的反變多
不過台日韓當中,韓國應該是大公路主義色彩最重的但是首爾的人行道卻很寬,大眾運輸發達,除了蔚山以外的大都市都有地鐵。小巷弄的行人環境也很好。感覺跟台灣完全相反
台灣大部分的馬路是車道+行人障礙道。少部分像大都會的市區主幹道或重劃區那種才有像樣的人行道。
作者:
hakkiene (努力中~~~|||~~~)
2021-12-23 16:14:00林口才是最塞的吧車寬上限是2.5m 車道寬3.5m很足夠用了 平面道路應該也要瘦身到3~3.25m
大公路主義是相對軌道運輸而言吧 怎麼有人跟道路設計的缺失扯在一起了 頂多只是學了公路主義 卻沒學好吧
作者:
ELYC1x (u4tp6)
2021-12-23 16:46:00理念和實務設計是兩回事,不宜混為一談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21-12-23 17:25:00台灣是基建的全面性缺乏
作者: MansonShih (第一桶金) 2021-12-23 22:22:00
彰化就落後地區,都市計畫超爛,還要提什麼大眾運輸..有做公路計畫就要偷笑了
台灣本身馬路都太小,如果大公路主義,應該要拆房拓寬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1-12-24 13:08:00
台灣特色,完工前開放通車經過的保重啊
拓寬沒辦法阻斷國3 台76造成的交織、擾動新竹湖口段開放路肩一樣沒辦法解決五楊 湖口 竹北 新竹這些大車流交織跟擾動所造成的塞車鼎金系統國10東向沒有拓寬 但車道線從虛線改雙白 單白線後 交織跟匝道擾動減少塞車情形就少很多台76埔鹽系統匝道封閉減少擾動時 西螺 北斗塞車就少很多
作者:
vlee (932989726)
2021-12-24 20:41:00來來來,換新竹段最塞
鼎金系統現在是因為民族路匝道上去後只能往國1不過明明就是單邊虛線了,也掛了僅能往國1的牌子常常還是很多人硬切往國10
作者:
ting445 (PPTTTTTT)
2021-12-25 12:07:00內線龜 一堆上匝道進來都不到60一定塞 治標不治本
作者:
linee39 (科科)
2021-12-25 17:30:00香港大部份道路是設有人行道沒錯,但明顯把車道的線形和車流順暢擺在行人需求前面。人行道彎繞而且合法穿越點不多,所以違規穿越很常見,碰到人車都多的地方就大亂鬥了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21-12-26 01:42:00台灣馬路明明就不小 都雞巴闊
作者:
KMTGG (國冥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21-12-26 09:12:00香港不是大部分道路都有人行道 是只有高架道路沒有人行道還有部分山區道路沒有 香港連只有一台車能過的巷子都有人行道香港市區裡面我根本沒看過有沒有人行道的路還有香港市區的行人穿越點其實很多(至少比台北市多太多了)而且不能穿越的地方通常都有欄杆圍住 有的路口沒畫斑馬線只有寫望左望右那種也是合法穿越點 只是那種穿越點行人沒有優先權 但行人只要踏出去馬路上依規定駕駛還是必須讓路雖然還是很多智障沒在讓就是 不過再怎麼樣也比台灣好太多
https://i.imgur.com/dYUYIis.jpg還有另一種是圖片中這種zebra crossing搭配Belisha beacon這種斑馬線在香港沒讓被抓到=危險駕駛罪 是可以被判監禁的
作者:
pal42204 (四二二零四)
2021-12-26 14:52:00為了服務四輪仔我們要花更多錢拓寬啦台灣馬路明明又寬又大,居然有人覺得小ww
作者:
xyxx (蕃薯)
2021-12-26 16:07:00又不是每個人上班的地方都有捷運和密集公車可以到,搭大眾運輸比開車便宜許多誰不要香港是金融中心,跟彰化這種以工廠跟農業為主的地方要怎麼比?
所以我巴不得臺灣一場8級大地震,讓老舊建築、公寓及無路外停車場建築全毀重新規劃
慢車一樣龜在內側 大車一樣長期佔用內二線拓寬成五線道都一樣
作者:
Tass (大坪木木村拓栽)
2020-01-12 12:35:00取消路肩....高工局竟然也會做這麼智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