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載於公路邦FB社團板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osts/2444265702419857/
==========================================================================
【台7乙易肇事改善&區間測速】
台7乙是機車族重要的遊憩路線,正所謂「北有台7乙、中有136、南有182」,可以說
是追焦聖地,YouTube上甚至有專屬摔車影片頻道。尤其8.2K~12.1K是復興工務段的轄
區範圍,車禍頻繁,平均救護車一個月出勤達22次! 對此工務段花費很多心力希望能
減少車禍,以交通工程措施為主,例如反光導標、回復式導桿(棒棒糖)、追焦熱點
(急彎處)繪製槽化等,簡介如下:
https://imgur.com/R4grnsP
1. 反光導標
設置於路側,主要是提升夜間照明。網路上網友稱讚復興段的施工品質佳,護欄都撞
不壞、標誌也撞不倒。段長笑著說,工務段勤於派人前往修補並非完全撞不壞,還請
各位愛惜公物。
2. 回復式導桿(棒棒糖)
回復式導桿設置在分向線(雙黃線)上,可減少車輛跨越至對向超車、減少迴轉,便宜
有效,然而柔軟材質的缺點就是損壞率高,吳段長表示,「尤其是10k的壓車路段,
大概每2~3星期就要換一次導桿」。至於是否有研議引進日本的高強度回復式導桿,
段長表示之前有研議,一來是經費較高,再來是沒有驗收標準,暫無法以正規方式
採購。
3. 隙地綠美化
隙地是指路側白線以外的畸零地。隙地常聚集眾多民眾停車休息、追焦,原本只有單
純柏油路面,工務段陸續在隙地外側圈地水泥實體化,改種植栽美化,也可避免看熱
鬧的民眾被車禍事故波及。
隙地環境不好維持,人多聚集地點垃圾、菸蒂相當多,也常看到破碎機車零件,有趣
的是當工務段派車去打掃維護的時候,車友就會感到不好意思,紛紛主動幫忙撿拾垃
圾,段長呼籲大家勿亂丟垃圾、共同保持環境整潔。
4. 水溝加蓋
摔車影片常看到機車過彎摔進路側水溝,造成受傷。雖說許多是操作不當(壓車)咎由
自取,但工務段還是積極減少傷害,因此逐年分段將易肇事路段的水溝加蓋。
5. 減速標線
這裡指的是傳統熱拌漆像五線譜形狀的標線,並非楔型減速標線,目前大多設置在直
線路段。沒有設置在彎道主要是考量防滑係數與跳動影響操作造成摔車的疑慮,因此
暫不考慮繪製,而沒畫楔型減速標線的理由也是如此,即使防滑係數都符合標準,但
就怕民眾來吵國賠。不過段長也表示,「這幾年機車騎士就算摔車,也不會來怪工務
段路面養護不佳,大概是自知理虧吧」
6. 追焦熱點槽化
在轉彎處劃槽化線可以修飾彎道曲線,因此工務段在易肇事的彎道外側劃設槽化區,
或把分向雙黃線線加大槽化範圍,導引用路人過彎更安全。許多追焦手會再站在槽化
區拍照,段長表示槽化區就是潛在危險待撞區域,呼籲千萬不要貪求美照而將自己陷
入危險之中。
區間測速
區間測速是執法手段,並非交通工程,很多人誤會是公路總局設置,但實際上是桃園
市警察局交通警察隊設置的。雖然區間測速並非工務段管理但一直是大家關心討論的
熱門話題,因此在本篇一併討論。
機車飆車問題一直是當地居民的困擾,很多人認為這裡人煙稀少,來這裡飆車不會影
響他人,事實上居民深受噪音汙染而屢次要求政府改善。因此桃園市警察局交通警察
隊在2020年8月安裝、直到去年(2022) 2月於8.2~12.1K正式啟用區間測速,限速40公
里。究竟這個路段區間測速有沒有用?網路上眾說紛紜,記者團則認為可以說「沒用
」,也可以說「有用」。這個命題應該分為2個面向探討:
1) 對於惡意超速的飆車族有沒有嚇阻力?
吳世傑段長分析說,「機車都會在終點前繞回頭,效果有限」。由於台7乙不是封閉式
公路,只要中途停靠路邊或迴轉皆可輕鬆躲避測速,網路上也有KOL提供破解方法,因
此對刻意想競速的飆車族來說嚇阻力不夠。根據警方統計該路段每日平均車流量約
2,500輛次,而每月平均舉發數約300件,換算日均僅10件,相較其他地區舉發數偏低。
2) 事故頻率有沒有降低?
以最常發生的A2事故(人員受傷或超過24小時死亡)數字來看,2013年僅20件,自從
台7乙飆車盛名傳開後車禍逐年攀升,在2020年高峰達172件。2020年8月安裝區間測
速但因資安疑慮暫未啟用,隔年2021年數字即大幅降至103件、2022年2月正式啟用後
又下降約30%至73件。
https://imgur.com/imR9ABP
各位邦友肯定會質疑A2事故降低未必一定與區間測速直接相關,的確,在沒有更多統
計數據佐證下,我們不能這樣做此結論。但是事故確實明顯下降,且在其他地點也得
到下降的結果,警方有此數據做為支持,自然會繼續支持區間測速執法。
結論:
1. 啟用區間測速後事故數顯著降低
2. 區間測速對於惡意想超速的用路人沒有嚇阻力
3. 區間測速「裁罰件數」隨啟用時間逐漸遞減
關於結論2,那要怎麼增加嚇阻力呢? 記者團認為,「縮減區間測速長度」或「維持
長度但分段計時」,讓能夠飆車的有效長度變短,可以減低在此飆車的意願。
另外段長也提出一個方法,「提高見警率」。公路總局曾針對台7乙線與台9線北宜公
路飆車之間關連性做過調查,經統計結果發現隨著台9線見警率提高,則當地飆車現象
降低,但有趣的是同時間這些人會轉移到台7乙飆車。因此,如能在各追焦點同時提高
見警率,飆車情形或許就會減緩。
https://imgur.com/tjMf9cV
關於FB幾位板友的問題,回覆如下:
Q1: 區間沒有用,最後還不是害到當地人?
A1: 當地人支持區間測速
Q2: 事故率下降是不是疫情封城的影響?
A2: 當地車流量沒有顯著增減,取2019~2022數字 參考
https://www.thb.gov.tw/News_Download.aspx?n=273&sms=12823
Q3: 為何前面才說區間沒用,後面又說區間可以降事故?
A3: 啟用區間測速可以降低事故數, 這個命題前面提到尚待嚴謹的研究,
這結論來自警方及當地人共同的想法
本篇為採訪,歡迎各位提供不同想法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