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楊頭高架2座隧道 湖口隧道將成為國1最長

作者: Bustycat (Meow)   2024-10-07 18:05:48
楊頭高架擬建2座隧道 湖口隧道將成為國道1號最長隧道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8272488
2024-10-05 15:39 聯合報/記者巫鴻瑋/新竹即時報導
https://i.imgur.com/9OI4HXD.jpeg
湖口隧道向南出隧道後,將以轉接道銜接國道1號竹北路段。記者巫鴻瑋/攝影
國道1號楊梅頭份高架正進入設計階段,中途經新竹湖口路段時,將以前後2座隧道截彎取直穿過湖口後山及湖口營區下方,不僅總長度將超過3公里長,還將成為國道1號最長隧道,預計工程將隨主體工程在2026年動工,完工後將縮短楊梅至竹北間距離。
設計中的楊頭高架隧道段,將分別以「湖新隧道」及「湖口隧道」穿山而過,其中湖新隧道長度約200公尺,將穿越湖口後山的湖新路下方,接著由北向南出隧道後將以高架橋跨越糞箕窩溪,再進入長度達3公里的「湖口隧道」。
湖口隧道南下線及北上線預計都將超過3公里長,其中北上隧道將達3160公尺,南下隧道更將達到3300公尺,湖口隧道將成為未來國道1號中最長的隧道,將成為僅次於國道5號雪山隧道(12.9公里)及彭山隧道(3.8公里),全台灣第3長的高速公路隧道。
高公局指出,隧道是採雙孔單向設計,南北隧道都是各3車道,計畫路線將截彎取直以隧道型式由國防部湖口訓練場下方通過,截彎取直後,國道1號湖口高架路段將比平面主線縮短3公里,減少行車距離,且因是以隧道穿越,不會造成大量土地被切割破壞,可降低對當地環境及土地使用的影響。
湖口隧道預計將在2026年隨高架工程動工同時開挖,因過去已經有高鐵湖口隧道的開挖經驗,因此國道1號湖口隧道可能也將採取與高鐵隧道一樣的開挖工法,將以機械開挖施工,不採取鑽炸,減少震動及噪音,預計2033年之前就會貫通。
https://i.imgur.com/JksbO2o.jpeg
國道1號湖口隧道將穿越軍方湖口訓練場下方,截彎取直通過湖口路段。圖/高公局
作者: Dissipate (雲消霧散)   2024-10-07 18:29:00
希望能快點
作者: azcooper (cooper)   2024-10-07 19:08:00
國一隧道目前不是只有一個嗎
作者: Tschaikovsky (柴培德)   2024-10-07 20:17:00
中興、大業分開算的
作者: Bustycat (Meow)   2024-10-07 21:19:00
起碼湖口隧道比國3任何隧道都長了
作者: gogodavid (yes~)   2024-10-07 21:21:00
好奇未來竹北以南的高架里程怎麼算呢?因為經由隧道已截斷里程,不可能再跟平面同步公里數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4-10-07 22:19:00
我剛剛也在想,要成為國道一號最長隧道只要超過中興大業不就好了XD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4-10-07 22:31:00
就問國1有幾個隧道?
作者: ultratimes   2024-10-07 23:29:00
3公里已經比國3所有隧道都長了,國3隧道都在2K以內里程很簡單吧,北端里程同步,然後就獨立,到南端會合的地方再同步就好,中間里程就直接消失就好費用當然不可能因為里程縮短就比較少,挖路很貴的你就想成是台鐵山海線計算方式,但用海線去計就好
作者: azcooper (cooper)   2024-10-08 02:48:00
比國六的任一個隧道都長
作者: oooo (法性本寂隨緣轉)   2024-10-08 10:14:00
為何不照舊路繞山就好? 也沒有多遠隧道的興建成本跟時間都太高,再加上通車後的救災成本不挖隧道比較好吧? 可以早點通車
作者: WongTakashi (善良之喵)   2024-10-08 10:30:00
文內都已經說明了
作者: azcooper (cooper)   2024-10-08 13:46:00
好奇林口段當初怎麼沒挖隧道截彎取直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4-10-08 18:51:00
地形縱剖面原來是長這樣的 高程呈現簡單遞減 很漂亮
作者: bus668 (淡咖哩)   2024-10-08 20:49:00
為什麼台南高雄段不用高架來拓寬?台南高雄幾乎一整天在塞
作者: Eric1604 (iLoveEunji)   2024-10-08 22:39:00
國一高架該直接獨立成一條新國道了吧 用平面高架區分超級不直覺
作者: Tschaikovsky (柴培德)   2024-10-08 22:42:00
國一台南高雄有預留高架空間,但現在好像被用掉了…而且好像沒有什麼爭取的聲音,連連署人數都不夠
作者: ultratimes   2024-10-08 23:43:00
被用掉就再往旁邊徵地啊,而且高架除了落墩處以外還會需要用到什麼空間嗎?甚至大跨徑的橋直接跨過某些交流道就好了也能做像五楊林口段那樣上下雙層高架,節省落墩空間
作者: ELYC1x (u4tp6)   2024-10-09 07:43:00
國一興建年代的技術背景,不考慮長隧道通過林口台地和三義丘陵地區,才會產生那種陡坡
作者: f544544f (夢*像毛毛雨,降雨量太ꐳ)   2024-10-09 13:03:00
三義那一定要長陡坡 地理限制沒辦法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4-10-09 13:05:00
打開你的google map看一下高速一街和高速二街的街景不就知道為什麼不能蓋高架了
作者: Auslayer (タヤシモ)   2024-10-09 13:49:00
岡山拓寬過一次 塞 最近要拓寬第二次 不意外還是會塞
作者: r30385 (天空藍)   2024-10-09 14:57:00
其實我不懂為什麼要取名一街二街 東街西街不是一目了然嗎
作者: ultratimes   2024-10-09 18:34:00
看高速街,可以看情況蓋高架,有些可以蓋西側,有些可以蓋東側,也有路段可以分開蓋,單側就用疊式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4-10-09 19:57:00
東側應該比較不值錢可以蓋吧
作者: ultratimes   2024-10-09 20:37:00
五楊汐五也是拐來拐去,沒有一定在哪啊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24-10-09 20:39:00
其實就經過湖口工業區2邊廠商太近了要拆一堆上市櫃公司不少 改線挖隧道對經濟影響較小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4-10-09 22:40:00
三義沒有一定要用長陡坡,台鐵新山線都挖隧道過去了,沒理由國道不能挖純粹那個年代的技術和資金因素使然
作者: moriyaorange (hoax day)   2024-10-16 19:09:00
中興大業還是原本的麥帥公路改造的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24-10-16 20:34:00
不是啊,你挖隧道過那段的話,三義交流道要怎麼設 XD而且其實你現在看到的三義段是拓寬兩次過的 要是當年蓋隧道的話,這是要怎麼拓寬啊?隧道通常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手段 犧牲掉未來的可能性別忘了1980年代的國一 大概跟現在國三甲差不多寬
作者: ultratimes   2024-10-16 22:37:00
蓋隧道還是能拓寬啊,再打一個就好,參考王田交流道三義交流道當然就北移了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24-10-17 00:48:00
原隧道直接拓寬,大概日本那種技術是可以,台灣場合的話,是原線隧道旁邊再挖一個新線隧道。(像日本東名高速,大阪-京都間的山崎段)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24-10-18 06:41:00
不計血本用改線去做當然可以 但是拓寬的話很困難如果當時用的是TBM的話拓寬就是毫無機會了老實講三義大坡並不是一個值得花大錢跟未來投資去消滅的東西,當年技術不管到不到位都不會去開隧道的即使是現代碰到這大坡,評估下一樣也不會去做長隧道
作者: TaiwanXDman (XD...)   2024-10-18 07:18:00
現代的話 應該會像國三大溪段 提早入地做短隧道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24-10-19 12:38:00
大溪理由又不太一樣 是既成道路太多 一刀兩斷橋太多浦頂隧道上面一堆路而且我依稀記得那兩個隧道是明挖覆蓋 沒做隧道的話就是兩個一堆橋的地塹 搞不好還更貴 (?)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4-10-19 13:00:00
除了隧道之外 從三義蓋高架橋到泰安不知可否類似高屏溪斜張橋 但可能就要擔心風切了*泰安休息站 讓休息站這邊也不用往下切用8公里從海拔370到210 但中點跨河橋就要蓋100米高XD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4-10-20 21:56:00
其實台鐵就是類似這樣,泰安新站好幾層樓高但鐵路對坡度的要求比公路更嚴苛,所以就算這樣還是長隧道+高架都用上了國道三義段如果要用隧道的話就不見得會走現在的路廊了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24-10-21 22:05:00
高架本身拓寬就不易了 一百米高的高架大概也是一輩子別想拓寬的設計了 XD 總之 現有做法好處滿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