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 2020年台北馬初馬

作者: bob20228 (Rob)   2020-12-31 15:46:18
參賽ID:bob20228
參加組別:初賽組
比賽照片:https://i.imgur.com/eXOA7Uj.png
新手感想:
2018年對自己來說是人生中變化很大的一年,與親愛的老婆順利完成了終生大事,就在歌
舞昇平的時期體重也來到人生的新高峰。
一開始只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消磨重量訓練完剩餘的時間,漸漸在跑步機上的時間越來
越多,場景也移到了外部的街道、湖畔、河堤,隨著體重下降,距離也能越跑越遠、越跑
越輕鬆。
參加了幾場半馬賽事,成績大概都在1小時40分到1小時55分左右,身為一個平凡的市民跑
者,成績也就不是很放在心上,反正身體健康的目標有達到也就足夠,到此階段都還只是
毫無章法隨興所致的跑步而已。
時間快轉到2020年4月份,就在一次日常外出跑步時不慎扭傷腳踝,對於一個進入30好幾
的微老頭,這一扭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復原到可以再開始跑步的程度,但這無法運
動的一個多月時間卻對自己的跑步生涯有著重要的轉折。
腳癢卻無法跑步的日子很難熬,索性找了一些跑步相關的書籍來閱讀,尤其是 「80/20
Running: Run Stronger and Race Faster By Training Slower」 及「Hansons
Marathon Method」 兩本給了自己很多的啟發,得知原來要跑馬拉松是要這樣訓練啊。
在2020年6月,漸漸地一點一滴撿回自己失去的體能後,7月開始每個月大致上都有250公
里左右的月跑量,在9月台北馬全馬幸運中籤後,參考漢森訓練法的新手課表每天確實地
訓練著。
2020年11月,參加了統一發票盃12.5K當小考,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發現自己的體能著
實有顯著的進步,原本目標設定在1小時內跑完就好,最後跑出了53:35的成績,因里程數
不遠,一開始就設定以長間歇的速度起跑,但是到了賽事後段卻覺得還可以撐著這樣的配
速,對漢森訓練法的成效感到驚奇。
訓練的時間總是過著很快,所有跑者引頸期待的2020年12月20日到了,一大早天還沒亮跑
者們就聚集在市府廣場,大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也不禁受到渲染。這邊發生了一個小插
曲,做好暖身後想說趁早趕緊排個廁所順便緩解緊張情緒,但從6點開始排隊,隊伍前進
速度緩慢,不禁陷入一排還真的有尿意但背後的跑者們已在市長的鳴槍聲中起跑的窘境,
直到6點35分才匆匆上完廁所踏過起跑線。
賽前給自己設定的目標為3小時30分,低標是初馬才能有的「完賽就好」,前3公里人潮較
為擁擠,因起跑較慢的關係,幾乎都是左閃右閃甚至沿著水溝蓋跑,經過仁愛路後轉了幾
個彎,來到了中山北路、北安路,人潮開始跟自己的配速接近,就順順隨著大隊伍前進,
沿途大部分都是加油的民眾,在鼓舞的高漲情緒下,維持目標配速前進著。拜低溫及平日
訓練的結果所賜,前半馬基本上跑得不是很費力,初馬帶來的興奮之情持續支撐著越過環
東高架的陡坡及擾人的逆風,雖然風雨不斷打在臉色,但嘴角還可以掛著微笑一步一步確
實地跑著,直到30公里時,都還能跑出42公里中最快的配速,但好景不長一過35公里,嘴
角的微笑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左大腿股四頭肌開始微微抽筋的感覺,大概在這個時候我看
到遠方有3小時半的配速列車,心想我是晚了五分鐘才出發,才發現原來我追了五分鐘的
時間啊。此時左腳抽筋的現象加劇,牙一咬心想至少跟好這台車回去就好,配速稍微減慢
後,抽筋的感覺獲得些許的緩解,但可能因為代償現象的關係,進終點前連右腳阿基里斯
腱也跟著抽筋,還好就只剩一百公尺了,越過拱門不禁為自己握拳吶喊,也感謝親愛的老
婆無預警地在終點處為我加油。
『我會懷疑自己,我會缺乏安全感,我會恐懼失敗。我會在那幾個夜晚,在我喜歡的球場
上現身時,想著「我的背很痛,我的腳受傷,我的膝蓋受傷。我沒有辦法了,我只想放鬆
。」我們都曾自我懷疑,你不需要否認它,但你也不能夠向它屈服。你要做的是去擁抱它
。』 - Kobe Bryant
賽後檢討的部分呢,完成初馬並且達成賽前設定的目標固然開心,但35公里後肌耐力不足
造成抽筋現象的問題也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課題,這方面也會納入下個階段訓練的重點。
跑步本身雖然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要跑得好卻不容易,必須要用多少的里程才能換取些
微的進步,更需聆聽自己的身體亦步亦趨地避免受傷,勇敢面對未知並且擁抱沒那麼完美
的自己,但相信最終會在終點感謝那個不願放棄而且勇敢踏出第一步的自己,與各位版友
共勉之。
作者: prozen21 (Seize)   2020-12-31 16:59:00
原來台北馬Sub330還排在一千五左右....
作者: abc09118 (上善若水)   2019-01-02 00:07:00
恭喜無傷高速完賽.不知道有無自備補給.大賽事水準都較高
作者: bob20228 (Rob)   2019-01-02 11:00:00
我是參考板上大大的補給策略,每7.5km配合水站吃一包果膠,過30k再多吃一包咖啡因,給你參考!
作者: hhjjhhgg (任真的)   2019-01-05 02:10:00
乾太強了啦
作者: deb6i2 (deb6i2)   2019-01-15 14:1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