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abon (低語森林悄悄寧靜)》之銘言:
: 之前忘記在哪看到的
: 武安國這個名字 雖然人是虛構的
: 但是在漢朝末年已經盛行單名
: 所以如果真的有這位仁兄的話
: 那他很有可能是 武安 國
: 戰國晚期的殺神 白起 武安君 的後人
: 哈哈 那就是家學淵源了
: 孔子後代配白起後代的組合也算是文武絕搭...
: 能拿大槌跟跟呂布交戰十多回合 也只能說是天生神力了
: 不過呂布在演義裡真的是位大妖....
講到「武安國」的名字,
除了以「武安」為姓的想法以外,
當時人也常常以「字」稱人或自稱。
如果說「安國」是「字」的話,
那可以幫他配個字義搭配的「名」。
比如說,關羽的兒子關興也是字「安國」,
那麼,取名叫「武興」如何。
話說回來,漢代本來就有人取雙名「安國」的例子,
像是漢武帝時的「韓安國」。
若把「安國」看作是武安國的「名」的話,
參考一下韓安國字「長孺」,
那武安國也比照辦理吧:
武安國,字長孺~~
(武長孺?)
虛構人物,好玩幫他把名字拼拼湊湊。
哈哈
倒是不知我是在哪裡被洗腦,
總覺得有「北海武安國」這個稱法?
(即北海國∕北海郡人武安國)
剛剛查演義,才發現演義裡面,
好像只有說武安國是「北海太守孔融部將」,
從沒說過「北海武安國」~~
我究竟是從哪裡『看』到「北海武安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