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郭淮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6-06-17 00:29:28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也。(1)建安中舉孝廉,除平原府丞。文帝為五
:   官將,召淮署為門下賊曹,轉為丞相兵曹議令史,從征漢中。太祖還,留征西將
:   軍夏侯淵拒劉備,以淮為淵司馬。淵與備戰,淮時有疾不出;淵遇害,軍中擾擾
:   ,淮收散卒,推盪寇將軍張郃為軍主,諸營乃定。其明日,備欲渡漢水來攻;諸
:   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
:   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備可破也。」既陳,備疑不渡,
:   淮遂堅守,示無還心。以狀聞,太祖善之,假郃節,復以淮為司馬。文帝即王位
:   ,賜爵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又行征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
:   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皆破平之。關中始定,民得安業。
:   (1)按《郭氏譜》:淮祖全,大司農;父縕,雁門太守。
:     黃初元年,奉使賀文帝踐阼,而道路得疾,故計遠近為稽留。及群臣歡會,
:   帝正色責之曰:「昔禹會諸侯於塗山,防風後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慶而卿最
:   留遲,何也?」淮對曰:「臣聞五帝先教導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
:   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於防風之誅也。」帝悅之,擢領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
:   ,五年為真。安定羌大帥辟蹏反,討破降之。每羌、胡來降,淮輒先使人推問其
:   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及見,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
:     太和二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遣將軍馬謖至街亭,高詳屯列柳城;張郃擊
:   謖,淮攻詳營,皆破之,又破隴西名羌唐蹏於枹罕,加建威將軍。五年,蜀出鹵
:   城。是時,隴右無穀,議欲關中大運,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家使出穀,平其輸
:   調,軍食用足,轉揚武將軍。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並田于蘭坑。是時司馬
:   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
:   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
:   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後數日,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
:   ,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
:   得上。
:     正始元年,蜀將羌維出隴西。淮遂進軍,追至彊中,維退,遂討羌迷當等,
:   按撫柔氐三千餘落,拔徙以實關中。遷左將軍。涼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種落二
:   千餘家附雍州。淮奏請使居安定之高平,為民保障,其後因置西州都尉。轉拜前
:   將軍,領州如故。
:     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諸軍為前鋒。淮度勢不利,輒拔軍出,故不大敗。
:   還假淮節。八年,隴西、南安、金城、西平諸羌餓何、燒戈、伐同、蛾遮塞等相
                        ^^^^^^^^^^
                   演義裡的「俄何燒戈」,
                   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不過,《三國志》的點校者,
                   好像不太認同「俄何燒戈」這個名字~~
:   結叛亂,攻圍城邑,南招蜀兵,涼州名胡治無戴復叛應之。討蜀護軍夏侯霸督諸
:   軍屯為翅。淮軍始到狄道,議者僉謂宜先討定枹罕,內平惡羌,外折賊謀。淮策
:   維必來攻霸,遂入渢中,轉南迎霸。維果攻為翅,會淮軍適至,維遁退。進討叛
:   羌,斬餓何、燒戈,降服者萬餘落。九年,遮塞等屯河關、白土故城,據河拒軍
:   。淮見形上流,密於下渡兵據白土城,擊,大破之。治無戴圍武威,家屬留在西
:   海。淮進軍趨西海,欲掩取其累重,會無戴折還,與戰於龍夷之北,破走之。令
:   居惡虜在石頭山之西,當大道止,斷絕王使。淮還過討,大破之。姜維出石營,
:   從彊川,乃西迎治無戴,留陰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築城,斂破羌保質。淮欲分兵
:   取之。諸將以維眾西接彊胡,化以據險,分軍兩持,兵勢轉弱,進不制維,退不
:   拔化,非計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絕其內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
:   :「今往取化,出賊不意,維必狼顧。比維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維疲於奔命。
:   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乃別遣夏侯霸等追維於沓中,
:   淮自率諸軍就攻化等。維果馳還救化,皆如淮計。進封都鄉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