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孟光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8-09-17 00:47:13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漢太尉孟郁之族。(1)靈帝末為講部吏。獻帝
     ^^^^
     一開始看到「孟光」這個人名,覺得好熟悉!
     可是……我印象中的「孟光」不是男的,而是位女子耶!? ~~
     確實如此,被世人傳為夫妻相處佳話的「舉案齊眉」故事,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其中之一就是「孟光」。
     這位「孟光」也是東漢人物,
     不過活動時代比後來仕於蜀漢的「孟光」早了很多,
     大約是在東漢初年。
     「舉案齊眉」的「孟光」,乃是梁鴻之妻。
     這裡因著蜀漢的「孟光」,也貼出女性「孟光」的相關記載。
     (記載中提到東漢的「肅宗」,
      指的是漢章帝(光武帝劉秀之孫))
     《後漢書‧逸民列傳‧梁鴻傳》云: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也。父讓,王莽時為城門校
       尉,封脩遠伯,使奉少昊後,寓於北地而卒。鴻時尚
       幼,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
       後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
       句。學畢,乃牧豕於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它舍,
       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
       少。鴻曰:『無它財,願以身居作。』主人許之。因
       為執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
       主人,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鴻不
       受而去,歸鄉里。
       埶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並絕不娶。同縣孟氏有
       女,狀肥醜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
       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
       娉之。
       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及嫁,始以裝
       飾入門,七日而鴻不荅,妻乃跪牀下請曰:『竊聞夫
       子高義,簡斥數婦,妾亦偃蹇數夫矣。今而見擇,敢
       不請罪。』
       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
       綺縞、傅粉墨,豈鴻所願哉?』
       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
       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
       德曜」,名「孟光」。
       居有頃,妻曰:『常聞夫子欲隱居避患,今何為默默
       ?無乃欲低頭就之乎?』鴻曰:『諾。』乃共入霸陵
       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仰慕前世
       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
       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曰:
        『陟彼北芒兮,噫!
         顧覽帝京兮,噫!
         宮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易姓「運期」,名「燿
       」,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閒。
       有頃,又去適吳。將行,作詩曰:
        『逝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
         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
         競舉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慚兮獨建,冀異州兮尚賢。
         聊逍搖兮遨嬉,纘仲尼兮周流。
         儻云睹兮我悅,遂舍車兮即浮。
         過季札兮延陵,求魯連兮海隅。
         雖不察兮光貌,幸神靈兮與休。
         惟季春兮華阜,麥含含兮方秀。
         哀茂時兮逾邁,愍芳香兮日臭。
         悼吾心兮不獲,長委結兮焉究!
         口囂囂兮余訕,嗟恇恇兮誰留?』
       遂至吳,依大家皐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
       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
       人也。』乃方舍之於家。
       鴻潛閉著書十餘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
       子葬子於嬴博之閒,不歸鄉里。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
       !』
       及卒,伯通等為求葬地於吳要離冢傍。咸曰:『要離
       烈士,而伯鸞清高,可令相近。』
       
       葬畢,妻子歸扶風。」
:   遷都長安,遂逃入蜀,劉焉父子待以客禮。博物識古,無書不覽,尤銳意三史,
:   長於漢家舊典;好《公羊春秋》而譏呵《左氏》,每與來敏爭此二義,光常譊譊
:   讙咋。先主定益州,拜為議郎,與許慈等並掌制度。後主踐阼,為符節令、屯騎
:   校尉、長樂少府,遷大司農。延熙九年秋,大赦,光於眾中責大將軍費禕曰:「
:   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窮極,必不得已,然後乃可權而行之
:   耳。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有何旦夕之危,倒懸之急,而數施非常之恩,以惠
:   姦宄之惡乎?又鷹隼始擊,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時,下違人理。老夫耄朽,不
:   達治體,竊謂斯法難以經久,豈具瞻之高美,所望於明德哉!」禕但顧謝踧踖而
:   已。光之指摘痛癢,多如是類,故執政重臣,心不能悅,爵位不登;每直言無所
:   回避,為代所嫌。太常廣漢鐔承、(2)光祿勳河東裴儁等,年資皆在光後,而
:   登據上列,處光之右,蓋以此也。(3)
:   (1)《續漢書》曰:
:       「郁,中常侍孟賁之弟。」
:   (2)《華陽國志》曰:
:       「承字公文,歷郡守、少府。」
:   (3)傅暢《裴氏家記》曰:
:       「儁字奉先,魏尚書令潛弟也。儁姊夫為蜀中長史,儁送之,時年十餘
:        歲,遂遭漢末大亂,不復得還;既長知名,為蜀所推重也。子越,字
:        令緒,為蜀督軍。蜀破,遷還洛陽,拜議郎。」
:     後進文士祕書郎郤正數從光諮訪,光問正太子所習讀并其情性好尚,正答曰
:   :「奉親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風;接待群僚,舉動出於仁恕。」光曰:
:   「如君所道,皆家戶所有耳;吾今所問,欲知其權略智調何如也。」正曰:「世
:   子之道,在於承志竭歡,既不得妄有所施為,且智調藏於胸懷,權略應時而發,
:   此之有無,焉可豫設也?」光解正慎宜,不為放談,乃曰:「吾好直言,無所回
:   避,每彈射利病,為世人所譏嫌;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然語有次。今天下未定
:   ,智意為先,智意雖有自然,然亦可力彊致也。此儲君讀書,寧當傚吾等竭力博
:   識以待訪問,如博士探策講試以求爵位邪!當務其急者。」正深謂光言為然。後
:   光坐事免官,年九十餘卒。
:   評曰:杜微脩身隱靜,不役當世,庶幾夷、皓之概。周群占天有徵,杜瓊沈默慎
:      密,諸生之純也。許、孟、來、李,博涉多聞,尹默精于《左氏》,雖不
:      以德業為稱,信皆一時之學士。譙周詞理淵通,為世碩儒,有董、揚之規
:      ,郤正文辭燦爛,有張、蔡之風,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二子處晉事少
:      ,在蜀事多,故著于篇。(4)
:   (4)張璠以為:
:       「譙周所陳降魏之策,蓋素料劉禪懦弱,心無害戾,故得行也。如遇忿
:        肆之人,雖無他算,然矜殉鄙恥,或發怒妄誅,以立一時之威,快其
:        斯須之意者,此亦夷滅之禍云。」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