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9-11-23 22:03:40從〈杜瓊傳〉的記載,可以看到杜瓊其人就是個文士學者,
而且還是個很低調的文士學者。
所謂「靜默少言,闔門自守,不與世事」,
就是杜瓊一生的基本行事風格。
只有在後學向他請益、被後進提的問題挑動得興味漸起之時,
杜瓊才會多說了幾句不可「漏泄」的玄機,
比如說解釋那早已膾炙人口的什麼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啦,
什麼官職用「曹」字來命名、而且還出現了似有諧音相應的官職稱謂啦~~
杜瓊是不是談得興起、另外又跟問學後進多說了些什麼,
〈杜瓊傳〉裡就沒有再多寫了。
伯瑜先生哪,言多恐有失啊!
還好,即便杜瓊真的有和譙周更多談了些什麼,
譙周大概也沒有大嘴巴四處嚷嚷宣說,
如果譙周真的憋不住、覺得不能只有我知道,
可能都說給好學生陳壽聽,
於是才有後來陳壽寫的這幾筆杜瓊事蹟吧。
總之,杜瓊終究是沒有因言賈禍,
而是得享其八十來歲的天年。
(蜀漢延熙 13 年=公元 250 年)
杜瓊應該是真的認為觀天察象、得曉玄機的讖緯「內學」是「不如不知」的好,
因此他所知曉的這一套學術,完全沒有教給自己的幾個兒子。
倒是〈杜瓊傳〉的尾聲,寫了好多字的譙周說文解字預言,
譙周說這都是受到杜瓊先生的啟發、不全是我獨創的啦!
這些譙周所言的謙辭,杜瓊是否願意承當呢?
當年器重杜瓊的蔣琬、費禕,
是不是也曾從杜瓊那兒親耳聽到了什麼天機呢?~~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杜瓊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也。少受學於任安,精究安術。劉璋時辟為從事。
: 先主定益州,領牧,以瓊為議曹從事。後主踐阼,拜諫議大夫,遷左中郎將、大
: 鴻臚、太常。為人靜默少言,闔門自守,不與世事,蔣琬、費禕等皆器重之。雖
: 學業入深,初不視天文有所論說;後進通儒譙周常問其意,瓊答曰:「欲明此術
: 甚難,須當身視,識其形色,不可信人也。晨夜苦劇,然後知之,復憂漏泄,不
: 如不知,是以不復視也。」周因問曰:「昔周徵君以為『當塗高』者『魏』也,
: 其義何也?」瓊答曰:「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又問周曰
: :「寧復有所怪邪?」周曰:「未達也。」瓊又曰:「古者名官職不言『曹』;
: 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吏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
: 瓊年八十餘,延熙十三年卒。著《韓詩章句》十餘萬言,不教諸子,內學無傳業
: 者。周緣瓊言,乃觸類而長之曰:「《春秋傳》著晉穆侯名太子曰『仇』,弟曰
: 『成師』。師服曰:『異哉君之名子也!嘉耦曰「妃」,怨耦曰「仇」,今君名
: 太子曰「仇」,弟曰「成師」,始兆亂矣,兄其替乎?』其後果如服言。及漢靈
: 帝名二子曰『史侯』、『董侯』,既立為帝,後皆免為諸侯,與師服言相似也。
: 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
: 當授與人也;意者甚於穆侯、靈帝之名子。」後宦人黃皓弄權於內,景耀五年,
: 宮中大樹無故自折,周深憂之,無所與言,乃書柱曰:「眾而大,期之會,具而
: 授,若何復?」言『曹』者眾也,『魏』者大也,眾而大,天下其當會也;具而
: 授,如何復有立者乎?蜀既亡,咸以周言為驗。周曰:「此雖己所推尋,然有所
: 因,由杜君之辭而廣之耳,殊無神思獨至之異也。」
: 評曰:杜微脩身隱靜,不役當世,庶幾夷、皓之概。周群占天有徵,杜瓊沈默慎
: 密,諸生之純也。許、孟、來、李,博涉多聞,尹默精于《左氏》,雖不
: 以德業為稱,信皆一時之學士。譙周詞理淵通,為世碩儒,有董、揚之規
: ,郤正文辭燦爛,有張、蔡之風,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二子處晉事少
: ,在蜀事多,故著于篇。(1)
: (1)張璠以為:
: 「譙周所陳降魏之策,蓋素料劉禪懦弱,心無害戾,故得行也。如遇忿
: 肆之人,雖無他算,然矜殉鄙恥,或發怒妄誅,以立一時之威,快其
: 斯須之意者,此亦夷滅之禍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