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吾彥字士則,吳郡吳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幹。身長八尺,手格猛
「吾」這個姓氏不太常見。
(近現代有哪些「吾」姓名人呢?)
來看看古代姓氏書裡是怎麼介紹「吾」氏來源的。
對於「吾」氏源流,成書於唐代的《元和姓纂》是這麼說的:
「夏諸侯昆吾之後。
漢有廣陵令吾扈。
晉交州刺史吾彥,吳人。」
北宋成書的《廣韻》則說:
「吾,我也。
漢改中尉為執金吾;吾,御也,執金革以御非常。
亦姓,漢有廣陵令吾扈。
又漢複姓五氏:鄭公子有食采於徐吾之鄉,後以為氏。《左傳》
有鍾吾子,其後氏焉。昆吾氏,昆吾國之後。由吾氏,秦相由余
之後。古有肩吾子,隱者。
五乎切。」
: 獸,旅力絕群。仕吳為通江吏,時將軍薛珝杖節南征,軍容甚盛,彥觀之,
: 慨然而歎,有善相者劉札謂之曰:「以君之相,後當至此,不足慕也!」
: 初為小將,給吳大司馬陸抗,抗奇其勇略,將拔用之,患眾情不允,乃
: 會諸將,密使人陽狂拔刀跳躍而來,坐上諸將皆懼而走,唯彥不動,舉几禦
: 之,眾服其勇,乃擢用焉。
: 稍遷建平太守。時王濬將伐吳,造船於蜀,彥覺之,請增兵為備,晧不
: 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
: 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 吳亡,彥始歸降,武帝以為金城太守。帝嘗從容問薛瑩曰:「孫晧所以
: 亡國者,何也?」瑩對曰:「歸命侯臣晧之君吳,昵近小人,刑罰妄加,大
: 臣大將,無所親信,人人憂恐,各不自安,敗亡之釁,由此而作矣。」其後
: 帝又問彥,對曰:「吳主英俊,宰輔賢明。」帝笑曰:「君明臣賢,何為亡
: 國?」彥曰:「天祿永終,曆數有屬,所以為陛下擒。此蓋天時,豈人事也
: !」張華時在坐,謂彥曰:「君為吳將,積有歲年,蔑爾無聞,竊所惑矣。
: 」彥厲聲曰:「陛下知我,而卿不聞乎?」帝甚嘉之。
: 轉在敦煌,威恩甚著。遷雁門太守。時順陽王暢驕縱,前後內史皆誣之
: 以罪;及彥為順陽內史,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眾皆畏懼,暢不能誣,乃
: 更薦之,冀其去職,遷員外散騎常侍。帝嘗問彥:「陸喜、陸抗二人誰多也
: ?」彥對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 會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彥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餉陸機兄弟,機將
: 受之,雲曰:「彥本微賤,為先公所拔,而答詔不善,安可受之!」機乃止
: ,因此每毀之;長沙孝廉尹虞謂機等曰:「自古由賤而興者,乃有帝王,何
: 但公卿!若何元幹、侯孝明、唐儒宗、張義允等,並起自寒微,皆內侍外鎮
: ,人無譏者。卿以士則答詔小有不善,毀之無已,吾恐南人皆將去卿,卿便
: 獨坐也。」於是機等意始解,毀言漸息矣。
: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亂,逐其太守,九真賊帥趙祉圍郡城,彥
: 悉討平之。在鎮二十餘年,威恩宣著,南州寧靖。自表求代,徵為大長秋,
: 卒於官。
: 史臣曰:忠為令德,貞曰事君,徇國家而竭身,歷夷險而一節。羅憲、滕脩
: ,濯纓入仕,指巴東而受脤,出嶺嶠而揚麾。屬鼎命淪胥,本朝失
: 守,屆巴丘而流涕,集都亭而大臨。古之忠烈,罕輩于茲!孝興之
: 智勇,玄威之武藝,滅醜虜於河西,制凶酋於硜北,審楊欣之必敗
: ,譏楊駿之速禍。陶璜、吾彥,逸足齊驅,毛炅屈其深謀,陸抗奇
: 其茂略。薪楢之任,清規自遠;鼙鼓之臣,厥聲彌劭。景武,南楚
: 秀士;元孫,累葉將門,赴死喻於登仙,效誠陳於上策,竟而俱斃
: ,貞則斯存。
: 贊曰:憲居玉疊,才博流譽。脩赴石門,惠政攸著。
: 孝興、玄威,操履無違。愚墳畢禮,楊門致譏。
: 璜謀超絕,彥材雄傑;潛師襲董,觀兵歎薛。
: 惟趙與張,神略多方;作尉北地,立功西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