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ckgolden (鎖金)》之銘言:
: 曹操平定荊州後,準備發動赤壁之戰南征,賈詡說:「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
: 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
: 服矣。」曹操不採信,結果赤壁之戰大敗。
重新檢視這句史料,會發現蘊含著更深的意義,甚至可能解答為何曹操要強行發動
赤壁之戰。
賈詡希望曹操能夠「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這裡的安士樂業可能是「安土樂業」的
錯寫,但也可能確實是寫作「安士」。假如是「安士」,那就是安定荊州吏士與士族的
意思。連接一個問題是,曹操逼降劉琮、輕易獲取荊州之後,是否有稍微作些安排,
安定荊州的士族與將士呢?
答案是完全沒有。曹操除了動用荊州近八萬的將士打了赤壁之戰,更在同時,把荊州
上層的大姓士族,一舉遷到了冀州的鄴城。
《後漢書‧五行志》:
建安初,荊州童謠曰:「八九年閒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言自中〔平〕以來,
荊州無破亂,及劉表為牧,〔民〕又豐樂」,至此逮八九年。當始衰者,謂劉表妻
當死,諸將並零落也。十三年無孑遺者,言十三年表又當死,民當移詣冀州也。
為什麼曹操要急著把荊州上層士族如蒯越、蔡瑁等當權派遷移到鄴城?
因為自從204年曹操攻取冀州之後,就以鄴城為其大本營,將士與歸附諸侯的人質(如
臧霸、孫觀的家屬),一律集中到鄴城方便控制,同時也增加鄴城的人口、兵力,替
之後河北「魏(公)國」的建立作準備(213年曹操如願受封為魏國公,國都鄴城)。
像荊州士族這樣,曹操獲得新佔地後,遷移前軍閥的核心集團至鄴城,並不是特例。
之後曹操打敗韓遂、馬騰等關隴將領,或者逼降漢中張魯之後,都把韓遂、張魯的
戶口部曲大量遷到大兵站鄴城與洛陽,但是也讓曹操在當地的控制力削弱,關隴動亂
不斷、漢中很快被劉備佔領。
所以回過頭來看賈詡的建議,其實是在勸諫曹操,不要把蒯越、蔡瑁等荊州上層士族
遷到鄴城,要讓士族各安其業,維持足夠的勞動力經營他們在荊州的莊園。
但是曹操拒絕了,硬是把韓嵩、蒯越等上流士族,連同其賓客部曲都遷離荊州,削弱
曹操自己在荊州的控制力。
所以曹操才急著發動赤壁之戰,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劉備、劉琦甚至江東孫權,如此
才能確實地保有荊州,而不會產生曹操的河北軍(家屬都在河北)主力一離開荊州,就
立刻丟失過半荊州的憾事。
結果曹操敗於赤壁,荊州先丟南部四郡、再丟穀倉南郡。
: 翻成白話的意思是:善用以前的楚國領土,也就是現在的荊州物產豐饒的好處,懷柔安撫
: 荊州當地的人民,那麼不必動員軍隊,江東地區的人民也會願意服從曹操。
: 這整段話,雖然隻字未提孫權,但是似乎是在暗示江東的統治者孫權會不戰而降?
: 分析一下當時的情勢:
: 張昭是孫策的托孤大臣,由此可見張昭對於孫權有多重要。而張昭是降曹派的代表。
: 更重要是江東當地士族幾乎都是一面倒的降曹派。
: 賈詡根本認為江東地區比較可能不戰而降嗎?
: 所以曹操出兵南征江東,根本是自己「吃緊弄破碗」嗎?